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方法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策略
饮食保健

有人说坚持每天走路,血压从160降到正

随着生活节奏加速,工作压力也在逐渐增加,加上很多人因工作原因几乎天天“久坐不动”,并且饮食也越来越丰富,这导致了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

高血压早期症状不太明显,但也要提高警惕,因为血压若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导致全身小动脉硬化,影响血液流动,引起器官缺血,很容易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伤害。

当自己的血压值高时,会通过一些方法来降血压,其中,通过运动来降血压是很多高血压患者采用的方法,走路是一种普通的运动,它的益处有很多,评论区也有很多读者分享经验,其中有不少高血压病友:

网友A:本人血压最高时能达到/,医院治疗过,出院以后我开始每天坚持快走3~4公里,同时吃药并控制饮食,现在血压已经恢复到了/80,每次跑完后感觉整个人都特别轻松。

网友B:我坚持快走将近十年了,每天晚上下班后就走一个小时左右,现在的我不再是那个病怏怏的自己了,如今我53岁了,将血压控制得很好,医院也没有发现什么并发症。

网友C:我走路坚持了五年的时间,以前身体抵抗力不太好,经常感冒生病,现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快走将近分钟左右,走时同时深呼吸,现在感冒基本不来扰,也没有了三高现象。

靠走路降血压,真的有用吗?

一项来自美国心脏病学研究学会的结果证实,步行具有降压的效果。这对于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很弱,长期服用降压药对身体的危害极大。如果单纯依靠步行就能达到平稳降血压的目的,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美国心脏病学研究学会特意选出了六百多位志愿者,让他们每天坚持三十分钟的锻炼。

在进行平均天的随访后,结果显示,每多走步,受试者的收缩压可以降低0.45mmHg。而且参与者的血压会随着步数的增加逐步下降,步数越多,血压下降也越多。

要强调的是,走路的同时,患者不能放弃药物治疗。

除了降血压,还有这些好处

一、降血糖

据科学家反复试验,走路可以消耗人们体内的糖分,可以很好的促进我们血液中葡萄糖的挥发,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同时运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有利于保持血糖的稳定性。

运动确实不错,但需要注意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反作用导致低血糖,糖尿病的患者运动时时间更不宜过长,建议每天在40~60分钟之内。

二、帮助减肥

通过走路能够更好的消耗人体的热量,散步半个小时就可以消耗七十五千卡的热量,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长期的规律合理饮食和运动,这样才可以让体重下降,主要是养成了走路的好习惯,就容易减轻体重。

每天步行30分钟左右,就可以降低身体里面的脂肪含量,帮助维持好身材。

三、增强肌肉力量

生活没有规律,所以全身肌肉僵硬而没有弹性,没有力量,通过步行之后增强肌肉力量,还有强健腿力、足力、筋骨,而且关节也灵活了。

四、通畅血液循环

人体血液不通畅,因为经络和脉络不通,人容易得病,步行能够打通经络,增强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高血压患者怎么走?

走路能够起到一定降血压的作用,但是走路频率一定要稍快,散步的运动量较小,不能达到降压效果,至少要快走、慢跑等中等强度的运动,才能够降血压。

对运动时间同样有要求,每周至少进行5天或5天的中等强度运动,同时每天运动的累计时间必须要在30分钟以上,即每周达到累计分钟的运动。

而且运动的强度是中等强度的运动,所以散步对降低血压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如果是快走,达到有喘气、出汗的感觉可以降低血压。

若你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建议您一次性走-步比较合适,年龄段身体素质比较好,身体所承受的运动量比中老年人要高一些,稍微多一点运动量对身体有好处。

45-60岁的中年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一次性走-比较好,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素质渐渐下降,骨骼的活性也降低,若是非要达到一万步,可能会对人的膝盖造成损伤,在身体承受范围内运动才是最有效的。

给高血压患者的建议:

除了坚持运动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通过饮食的调理、体重的控制、戒烟、戒酒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等综合的调理,必要的时候还要服用降血压的药物,只有采取综合的降压治疗方法,才能使血压长期保持良好的控制。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ysbj/1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