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吴寒冰)“救了我们的命,又省了一大笔钱,真是太幸运了,谢谢你们。”6月15日,即将出院的小丽(化名)的姥姥陈女士含着泪说道。
始料不及:跑半圈步找到“隐藏的杀手”
据悉,小丽今年14岁,家住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由于母亲精神不好,从两岁起小丽就和姐姐弟弟一起跟着姥姥陈女士一起生活。今年2月份,怀揣着“美发梦”的她,踏入了驻马店高级技工学校的大门。未曾料到,在经历了一次新学期军训的跑步后,小丽揪出了威胁她生命的“沉默杀手”。“我早上跑了半圈操之后就感觉自己的胸非常闷,心跳还特别快,当时特别难受,就给姥姥打了电话。”小丽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
然而,陈女士在接到电话后觉得并没不是十分严重。“她平时上蹿下跳的,脸色也没有啥不正常,从来没想到身体会出现啥问题”陈女士说。自己平时喜欢玩,爬树下河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像跑步这类运动她从小都不喜欢,这次军训是逃不过去了才做的。小丽告诉记者。
一周后,趁着星期天的空档,陈女士带着医院检查。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做了彩超之后,医院告诉陈女士小丽患有复杂性的先天性心脏病。考虑到病情复杂,医院当医院医院(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由于孩子尚小,家中三个孩子全靠姥姥做清洁工微薄的收入过活。得知医院可以给贫困家庭符合条件的孩子进行免费心脏病手术后,5月26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着手成春:恢复“神奇”,回家圆“美发梦”
入院第二天,医院检查后发现,小丽患有为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双出口,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尤其重度肺动脉高压直接影响手术的疗效。小丽于手术前服用了一周的血管扩张药物进行调节。6月4日,医院心外五病区主任张润生历时两个半小时对其施行了右室双出口矫治术,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转监护室恢复一天后,6月6日,小丽转回了心外五病房,术后病情恢复平稳。
现在小丽在病房里走路已经和正常人无异,大家都觉得“很神奇”。6月15日(今天),医院派人专门接小丽回家,小丽说,希望自己赶紧好,回家能尽情的玩,随意的吃,还能赶紧回学校学美发。
绝处逢生:逃过手术危险的“幸运儿”
许多病人像小丽一样并无症状,但未闭动脉导管粗大者可发生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而发生右至左分流者愈后均差,个别病人肺动脉或未闭动脉导管破裂出血可迅速死亡,严重者婴儿期经常肺炎,心衰,久之可引致肺动脉高压,阻塞型肺血管病。
张润生表示,小丽是一个“幸运儿”,如果再晚段时间,手术的机会就不是太大了。术中直接测小丽的肺动脉压和主动脉压力相差仅10mmHg,正常的肺动脉平均压力一般低于25mmHg。术后监测小丽的肺动脉压力下降比较满意,这预示着术后远期效果会比较好。
张润生建议:手术一般在一周岁以内施行效果最好。一旦年龄过大、发生肺动脉高压后,手术危险性增大,且疗效差。如果不积极治疗,血管壁就会增厚,进而出现严重阻塞型肺动脉高压的情况,进而丧失手术机会。
来源:中原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