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肺血管医学重点实验室荆志成教授课题组在市基金重点项目“全外显子组测序克隆中国人肺动脉高压新的疾病基因”“J4基因突变导致肺动脉高压的机制及精准治疗研究”的连续资助下,在肺动脉高压遗传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恶性心血管疾病,病理机制不清,患者预后极差,严重威胁国人健康。BMPR2是已知的最主要PAH致病基因,但其突变仅能解释14.5%中国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病因,超过75%的IPAH患者病因完全未知。面对PAH的重大挑战,荆志成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大样本量的中国人肺动脉高压临床队列和生物样本库。在-年间累计完成例IPAH患者全基因组测序或全外显子组测序,与个健康对照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进行比较,共发现了22个患者携带21种不同的BMP9突变。与正常对照相比,血浆BMP9水平在IPAH患者显著下降,在携带BMP9突变的患者中下降更多,进一步功能研究表明,BMP9突变显著影响了其蛋白合成和分泌,并使BMP通路活性下降,严重损伤BMP9保护肺血管功能。BMP9基因突变可解释6.7%的IPAH患者病因,使PAH发病风险上升22倍,是仅次于BMPR2、排名第二的IPAH致病基因,研究成果发表在呼吸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uropeanRespiratoryJournal上,引起国际学术界和医药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