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慰等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摘自《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年第10期
1病史患儿,男,2岁9个月,年8月因“活动后气促、发绀2+年,腹泻半个月,发热2d”收治我院心内科。
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吃奶时暂停、吞咽欠佳,无进行性面色苍白及呼吸困难,活动量较同龄儿明显减少,无蹲踞。粗大、精细运动、言语发育均较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明显落后(8+月抬头,1岁独坐,2岁独走,步态不稳,现不能跑、爬楼;1+岁可玩手、抓物、对指、乱画,现不能用筷子;7+月可描话,后有倒退,现仅能描话,不能说单字)。
患儿9个月时曾因四肢无力、发育迟缓于我院康复科行康复治疗,时间约10+月。
足月剖宫产,否认产伤窒息,否认孕期感冒史。
其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母系中有遗传病史:4代内男性均夭折,女性无夭折史;患儿外婆5个兄弟均早期夭折(具体不详),患儿2个舅舅于数月至1岁多时夭折(具体不详)。家系图谱见图1,活下来的全是杂合子的母系。患儿虽病情较重,但是这个家系中活得最久的患儿。
图1该病例家族谱系图
2体格检查体重10kg,身高79cm,发育迟滞,营养中下。心音有力、律齐,心底部心前区可闻及III/VI级杂音,无肌紧张。
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3.56×/L,中性粒细胞比例:56%,淋巴细胞:44%;肌钙蛋白I:0.ng/ml,B型脑钠肽:pg/ml,降钙素原:1.ng/ml。
心脏彩超示:左房、左室及右房内径增大;三尖瓣中度反流,二尖瓣中-重度反流,左心收缩功能低下,左室假腱索(EF52%,FS26%,E/A1.32,IRT66ms);轻度肺动脉高压;房间隔卵圆孔未闭;肺动脉瓣轻度反流。
心脏MRI+增强示:MR中-重,TR中,左心室扩大,左室收缩功能降低;少量心包积液。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通过外显子测序的方法筛查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发现TAZ基因突变。检测到已知无义变异c.CT(p.Rx)(半合子);母亲携带该位点变异(杂合),父亲此位点正常。
4诊断Barth综合征。
5诊疗经过入院后予抗感染、强心、减轻心脏负荷、营养心肌、保护脏器、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儿体温尚未完全稳定,活动后仍有气促、发绀,治疗7d后家属要求出院,出院后患儿规律口服强心利尿及保心药物。
年11月,“突发呼吸骤停,意识丧失1+h”经除颤、心肺复苏等后收入我院重症医学科。本次以呼吸骤停、意识丧失为主要表现,不伴双目凝视、四肢强直痉挛,无出血倾向。在重症医学科继续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强心利尿、营养心肌、保护脏器、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经积极治疗20+d后患儿脱机,但仍有大量双肺啰音,有发绀,继续于重症医学科治疗。
6讨论Barth综合征(BTHS)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线粒体肌病,以心肌病、骨骼肌病、生长发育迟滞、中性粒细胞减少及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率目前尚不清楚,我国这方面的报道甚少。BTHS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和误诊。该病是引起男性胎儿死胎和流产的原因之一,多在婴儿期发病,病程进展迅速,终因心肌病变所引起的心力衰竭或中性白细胞减少症所引起的脓毒血症而于儿童期夭折。可能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在确诊前已经死亡,因此该病的实际发病率可能高于目前的估测。
BTHS是由位于X染色体长臂2区8带(Xq28)的TAZ基因突变所引起,该基因包含11个外显子,前2个外显子为可调控区,有两个可变的翻译起始点,可编码tafazzin蛋白的两个变异体。Tafazzin蛋白是位于线粒体内膜的一种磷脂酰基转移酶,在心磷脂重构中具有重要作用。TAZ基因的缺陷可导致tafazzin酶活性降低,致使四亚油酰心磷脂(L4-CL)生成减少,中间型的单体可溶心磷脂(MLCL)增加,从而影响线粒体的结构以及功能,造成心脏及其他器官异常。
由于BTHS临床表现变异性大,因此主要依靠基因诊断,目前发现的TAZ基因突变超过种,其中83个突变可引起BTHS,目前国内报道无义突变c.CT(p.RX)与错义突变c.AG(p.HR)可致BTHS。该例患儿中检测到无义突变c.CT(p.RX)。
BTHS患儿心肌病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在婴儿期起病,尤其在6个月前起病最多,也是致死最重要的原因。BTHS合并的心肌病的病理表型多样,有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ventricularnon白癜风治疗的医院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