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方法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策略
饮食保健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一种有望ld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thromboembolicpulmonaryhypertension,CTEPH)是一类肺动脉梗阻性疾病,由肺动脉近端血栓栓塞和远端血管重构而导致肺动脉和肺小动脉梗阻,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右心负荷加重,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ulmonaryendarterectomy,PEA)仍是目前首选的有希望完全缓解CTEPH的手段。但有多达40%的患者,会因为各种原因(如远端病变、严重合并症和外科团队的技术)而无法接受PEA手术,且约有17%~31%的患者会有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

近年来兴起的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pulmonaryangioplasty,BPA)被证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运动耐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种有望“治愈”的肺动脉高压

家住广东的许女士,

2年多前快步行走或上楼时气急,情况逐渐加重至上2楼就明显气急。

年7月她来到中医院医院就诊,经各项检查诊断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许女士经过抗凝、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病情有了一定改善,但肺动脉压力仍高,活动耐力欠佳。

年11医院医院肺血管病房,经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造影评估,明确为外周型为主的CTEPH。

肺血管病房主任柳志红教授、副主任熊长明教授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术前评估和手术策略。

11月19医院肺血管病团队赵智慧副主任医师、杨医院医院肺血管病房医疗组长奚群英副主任医师为她进行了BPA手术。

分别对右下肺的多根血管进行了球囊扩张,复查造影显示右下肺狭窄的肺动脉段血流改善。

术后患者情况良好,未出现肺水肿等任何并发症。

自年以来,中医院肺血管病团队多次与全球最大的BPA中心--日本岡山医学中心HiromiMatsubara教授团队进行密切交流、学习、互访。至年11月25日,医院肺血管病房已完成90例患者例次BPA手术,术后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右室舒张末期直径显著降低,运动耐量显著提升,肺动脉平均压逐步降低,部分患者肺动脉压已经正常,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今年10月柳志红教授和赵智慧副教授参加了年美国第五届肺栓塞年会和PERT会议,汇报了单中心的经验,得到国外同行的一致好评。

柳志红教授介绍,

“CTEPH并不少见,在初次肺栓塞发病后5年内约0.4%-5.1%的患者发展为CTEPH,而在肺栓塞再发的患者此比例升至10%。最近一项国际注册登记研究,报道75%的CTEPH患者有急性肺栓塞病史。有资料表明,如肺动脉平均压大于30mmHg,5年生存率为30%;大于50mmHg,5年生存率仅10%。但如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预后则明显改善。”

医院不仅是国内最大的BPA治疗中心,也是国内少数可开展PEA的心血管中心。

随着医院落户深圳,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及中医院医院李惠君院长的安排下,医院肺血管病房主任柳志红教授和副主任熊长明教授兼任医院医院肺血管病房主任和副主任。

肺血管病房在北京、深圳采用一院两区同质化管理,使肺血管病患者在深圳也可以得到北京同质的医疗服务。

CTEPH患者的诊治将会是医院医院肺血管病房的工作重心之一,BPA和PEA手术将在这里常规开展,为深圳和周边患者谋福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jbhyz/9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