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曾以“美女作家”、“记者”、“心理咨询师”等身份被大众熟知的42岁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吴梦,最终在遗憾中去世……
作为一个专业就是“肺动脉高压”的女医生,深感遗憾的同时,也有很多话想说给更多在疾病、爱情、家庭中挣扎的女性。
年,吴梦被诊断出Esen-menger综合症(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和主动脉转位),合并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怀孕初期,产科专家、多学科联合会诊意见等都不支持患者继续妊娠和分娩,吴梦却执意怀孕并在网上高调宣布。
年6月16日,吴梦却在全麻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剖宫产术生下了一个孩子,术后又因为迟迟不能脱机,做了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同期肺移植手术,母子双双存活了下来。
她的主刀医生——被称作“中国肺移植第一人”的陈静瑜,却感到无比沉重。虽然完成了世界首例产妇肺移植手术,他却宁愿没有这个突破。他认为吴梦是医院和医生,希望此类手术仅此一例。
术后吴梦瘦成骷髅。每天都可能出现排异、感染等各种并发症风险,要大量服药、输血、定期做非常痛苦的检查。
但吴梦相信自己死不了,甚至寄希望于神灵,不肯服用抗感染用药,结果双肺感染后出现排异反应,不遵医嘱不吃排异药。
假如不怀孕生子,吴梦能否像正常人一样活动?医生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不生孩子可以活到50-55岁,到时候做肺移植,如无意外可以活得更长。
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她要赌命生子
吴梦说是因为『爱』
吴梦怀孕后,医生当然坚决不同意她生产。吴梦一意孤行,医院免责书。
医生问吴梦老公——王柯丁:你能接受你老婆因为生这个孩子死掉吗?对方毫不犹豫地说:我能接受。
王柯丁表示,他是出于对妻子的病不了解,因为她跟前夫生过一个孩子也没啥事,他以为不会像医生说得那么严重,过于乐观了。“我跟她是再组建家庭,再组建家庭有一个自己的孩子的话,应该会更加稳固。”
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身患“肺动脉高压”的女性,冒险怀孕甚至生子,家庭不同、理由不一,但大多数都离不开一个字“爱”,因为爱孩子、爱老公、爱家庭,所以甘愿冒险,甚至拿生命作为赌注。
然而往深里想想,与其说这是出于爱,不如说这是出于“恐惧”,害怕失去老公的爱,失去家庭,害怕孤独,害怕老年没有子女陪伴。于是就有了一个又一个“吴梦”在恐惧的驱使下,用情绪掩盖了理性,用爱的名义绑架自己和家庭甚至是医生。谁也没有权利剥夺一个女性生育的权利,但当它损害了自己和孩子的生命权,我想没有哪一个人还会再鼓吹这种“勇敢和爱”,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了吧。
吴梦作为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而且无论从人格还是经济上都十分独立的女性,却有着对“女性身份完整”和“家庭”执念的想法,是最令人不可思议的一点。
女人的价值仿佛只能通过生育和男人的评价才能体现,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吴梦还在术前发布了“鼓励其他肺动脉高压女性结婚、怀孕生子”的视频,煽动那些因为疾病影响结婚、生育的女性,勇敢的走入婚姻,勇敢的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通过孩子来维系家庭稳定,通过“生孩子来拴住男人心”!这又是多么自卑和轻贱的想法!且不说自己能否安然度过这一劫,在冒险生下孩子后,即使大人孩子都幸存下来,如果留有生产过程中的后遗症,病痛缠身,对于自己和家庭都会是怎么样的负担?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上演。人,先要对自己好,满足自己的心灵和需求后,才能够对别人好。一味满足别人的需求,最终换来的只有失望和抱怨。
龚大夫
小课堂
“肺动脉高压”这个疾病,网络上随便一搜,这几个字恐怕就与“绝症”相关联了,3年的死亡率达到70%之类,然而“肺动脉高压”只是一个大的疾病类别,就好像同样是花,有的是杜鹃花,粉红色;有的是玫瑰花,带刺;有的是腊梅,冬季开花一样,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之间差别很大。
仅肺动脉高压就有5大类型,每一个类型下的小分类更是不胜枚举,由于医学的发展,即使预后很差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生存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的类型的肺动脉高压,例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经过治疗甚至可以治愈。然而尽管肺动脉高压的预后越来越好,
划重点:不论哪一类的患者都不建议怀孕
因为怀孕这个异常的生理状态会明显加重肺动脉高压的病情,稍有不慎都会出现生命危险,到那时再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就太难了。。。
选择保全自己生命的权利永远大于“生孩子”的权利,无论站在背后的是恐惧还是担忧!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