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方法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策略
饮食保健

每日一练临床执业医师

白癜风医疗机构 http://pf.39.net/bdfyy/zjft/170416/5291113.html

1、不属于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是()

A、桶状胸

B、触觉语颤增强

C、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D、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

E、肺泡呼吸音降低,呼气明显延长

B。

解析: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为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桶状胸。触诊.触觉语颤减弱。故选B。叩诊肺部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闻及干罗音或湿罗音。故不选ACDE。

2、慢性支气管炎有小气道阻塞时,最敏感的肺功能检查指标是()

A、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

B、残气容积明显增加

C、呼吸道阻力增加

D、闭合容量减少

E、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降低

E。

解析:小气道功能检查包括1、闭合容积。正常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2、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3、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是最敏感的小气道功能测定方法。平静呼吸时小气道病变者肺的顺应性正常,随呼吸频率的增加,当小气道狭窄或阻塞时,气体进出发生困难,肺容积变化减少,肺顺应性逐渐下降,由于该法需测定胸内压(常用侵入性的食道气囊测压反映),临床较少使用,一般只用于实验研究用。故本题选E,不选D。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见于阻塞性通气障碍的病人,故不选A。在小气道疾病时,残气量可能略增加。故不选B。C选项不符合。

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伴细菌感染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咳嗽加重

B、咳白色泡沫痰与粘液痰

C、咳脓性痰且痰量增加

D、肺部有哮鸣音

E、肺底部有细湿罗音

C。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泡沫痰与粘液痰,听诊呼吸音减弱,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湿罗音。急性发作临床表现是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部分患者出现喘息。故选C。ABE均不是急性发作的主要表现。D选项多见与哮喘时,故不选D。

4、女,5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年,近来出现胸闷,咳嗽,体检发现心尖搏动范围加大,双下肢水肿;患者水肿最主要的原因()

A、肾动能不全

B、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C、心脏每搏输出量降低

D、下肢肌肉收缩功能障碍

E、血管的静脉水压增高

E。

解析:患者慢阻肺10年,心尖搏动范围增大说明右心室增大,双下肢水肿说明可能已经发展到右心功能失代偿阶段,由于右心功能不全可产生体循环静脉淤血,使静脉内流水静压升高而导致下垂部位的水肿。

5、慢性肺心病引起肺动脉高压最主要的原因是()

A、血液粘稠度增加

B、血容量增加

C、慢性炎症所致的肺动脉狭窄

D、高碳酸血症

E、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E。

解析:引起右室肥厚、扩大的因素很多。但是先决条件是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的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的血管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其中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故此题选E正确。

6、不引起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体液因素是()

A、白三烯增加

B、前列腺素F2a增加

C、血栓素增加

D、内皮素释放增加

E、一氧化氮生成增加

E。

解析:肺血管收缩和舒张由肺血管内皮分泌的收缩和舒张因子共同调控,前者主要为血栓素A2和内皮素1,后者主要是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由于上述因子表达的不平衡,导致肺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可见一氧化氮属于舒张血管的因子。故本题选E。

7、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多项因素中,可经治疗后明显降低肺动脉压的是()

A、慢支所致血管炎

B、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C、肺气肿压迫肺毛细血管

D、慢性缺氧所致肺血管重建

E、肺泡壁破裂所致肺循环阻力增大

B。

解析: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有缺氧、高碳酸血症。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解剖学因素:①肺血管构型重建②肺小动脉炎症。③肺泡壁毛细血管床破坏和减少。④肺血管床受压迫。⑤部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存在多发性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在慢性肺心病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中,功能性较解剖学因素更为重要,在急性加重期经过治疗,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得到纠正后,肺动脉压可明显降低,部分患者可恢复至正常范围。故答案选B。

8、有关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的描述错误的是()

A、慢性缺氧所致肺血管重建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因素

B、体液因素变化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中起重要作用

C、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纠正后,肺动脉压可明显降低

D、高碳酸血症使肺血管对缺氧收缩敏感性增强

E、缺氧不能直接使肺血管平滑肌收缩

E。

解析: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是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其中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缺氧时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增多,如白三烯、5-羟色胺(5-HT)、血管紧张素II、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使肺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另外,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和内皮源性收缩因子(EDCF)的平衡失调,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中也起一定作用。此外,缺氧还可使平滑肌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增高,肌肉兴奋-收缩偶联效应增强,使肺血管收缩。

9、隐性肺动脉高压是指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至少大于()

A、5mmHg

B、10mmHg

C、15mmHg

D、20mmHg

E、30mmHg

E。

解析:临床上测定肺动脉压,如在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67kPa(20mmHg),即为显性肺动脉高压;若静息肺动脉平均压2.67kPa,而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4.0kPa(30mmHg)时,则为隐性肺动脉高压。故本题选E。

10、COPD发生肺动脉高压最主要的机制是()

A、低氧、CO2潴留所致肺小动脉收缩

B、肺小动脉内膜广泛增厚

C、肺小动脉内原位血栓形成

D、肺毛细血管断裂所致血管阻力增加

E、慢性缺氧所致血液粘滞度增加[

A。

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慢性病变,逐渐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主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长时间的低氧、CO2潴留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使肺小动脉收缩,从而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其中缺氧是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重要因素。故本题选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jbzd/12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