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郑敬枫,获得第六届“台湾儿童医疗贡献奖”中的“中流砥柱奖”。(照片提供:花莲慈院公传室)
“我一直把她当成女儿,我觉得我给她的是一个承诺。”医院小儿部主任郑敬枫说,5、6年前,他告诉住院的周小妹,要她好好照顾身体,如果能小学毕业,他一定会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郑敬枫,获得由瑞信儿童医疗基金会主办的第6届“台湾儿童医疗贡献奖」中的“中流砥柱奖”,同样服务于花莲慈院的杨尚宪医师则获得“儿科新锐奖”。“台湾儿童医疗贡献奖”所肯定的对象包括在儿童医疗有贡献的前辈、中生代与后起之秀医师。当自己的女儿充满期待鼓励在台北土生土长的郑敬枫,年来到医院服务,照顾整个东部小儿心脏患者。年,郑敬枫荣获国家卫生研究院提供资格,前往美国从事医学研究。再次回到花莲,郑敬枫荣重拾临床医学,积极推动“花莲县学童心脏病筛检”,为花莲县国中小学童进行心音、心电图全面筛检。郑敬枫曾经为了鼓励罹患罕见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周小妹,在周小妹的小学毕业典礼当天,从花莲搭乘火车到凤林车站,再转搭出租车前往万荣乡。那天,郑敬枫放下手边的工作,就是要参加他照护将近10年的小病人,履行与周小妹的约定。单看周小妹的外表很难分辨出是一名需要长期照护、罹患罕见疾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孩子。郑敬枫表示,周小妹3岁时,检查发现心脏旁边的肺动脉非常大,心脏长期受压迫下,影响到她的行动、作息、呼吸及上课等,从确诊至今,曾住院治疗17次,有6次是住进加护病房,让人感到心疼。“我一直把她当成女儿,我觉得我给她的是一个承诺。”郑敬枫说,对于跟自己女儿同年的周小妹,他希望她能继续升学念国中,因此对她充满了期待与鼓励,而周小妹也在家人及医师的照护下,很努力的活着。光阴无价,郑敬枫虽然从医师哥哥变成医师叔叔,再进阶成医师伯伯,但在与小朋友的相处当中,他觉得能让他永保年轻的心情。郑敬枫笑着说,当了20几年的小儿科医师,觉得小儿科医师跟其他科医师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几年过后,再看到这些小朋友就会不认得,因为他们都健康长大了,也是小儿科医师最欣慰的事。
为了帮孩子制造难忘的回忆,杨尚宪与病房护理师常常帮住院的孩子策画庆生会,为完成治疗的孩子举办“毕业典礼”等活动。(照片提供:花莲慈院公传室)
完成孩子的梦制造难忘回忆而获得“儿科新锐奖”的杨尚宪医师,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又一脸稚气,总是一抹微笑相随,给人邻家大哥哥般的亲切与信任感,难怪能收服一个个小病患。回首19年前,原本就要欢喜自大学毕业的杨尚宪,突然放弃学习四年的控制工程,重考医学系,杨尚宪说,虽然他的大学念了11年才毕业,不过这也完成了他人生的一个梦。一路在花莲接受医学教育的杨尚宪,从慈济大学医学系毕业后,便继续留在花莲慈院服务,接受完整的住院医师训练。杨尚宪说,在住院医师学习期间,第一个月就被分派到照顾罹患癌症的孩子,也遇到了人生中许多希望能效法的重要典范,因此走进较少人选择的小儿血液肿瘤科,成为花东唯一一位小儿血液肿瘤科医师。在儿童癌症领域中,血癌是小儿内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杨尚宪陪伴许多小朋友一起走过抗癌岁月。看到年纪小小的孩子因为生病而必须暂停学业,医院忍受打针、治疗的辛苦,让他感到相当心疼。为了帮孩子制造难忘的回忆,弥补因治疗而无法上学的遗憾,杨尚宪与病房护理师常常帮住院的孩子策画庆生会,为完成治疗的孩子举办“毕业典礼”外,他还会定期举办儿童癌症病友会,邀请小病友与家长回娘家,分享同心对抗病魔的历程,做为彼此强而有力的支持系统。(文:彭薇匀花莲报导/04/24)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