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发生约占活产新生儿的0.2%,但在所有呼吸衰竭新生患儿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的比例可高达10%,并有相对较高的病死率。自年发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草案)》以来,该病的诊治已有较大的进展。为进一步规范诊治,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
定义
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
临床表现
患儿多为足月儿、过期产儿或近足月儿;可有围产期窒息、羊水被胎粪污染、胎粪吸入等病史。生后除短期内有呼吸窘迫外,在24h内可发现有发绀,如有肺部原发性疾病,患儿可出现呼吸窘迫的症状和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严重低氧,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相对正常。
超声心动图检查
在PPHN诊断中,评估肺动脉压力(PAP)十分重要;超声多普勒方法几乎成为确诊肺动脉高压、监测不同干预方法治疗效果的“金标准”。超声检查可排除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和评估心脏功能;有多种超声心动图指标可直接或间接评估PAP。推荐新生儿有持续低氧血症时,请有经验的儿科超声医生评估PAP。
相关因素
相关因素PPHN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1)围产期窒息或肺实质性疾病;(2)严重的新生儿湿肺;(3)并发肺动脉高压;(4)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5)心功能不全伴肺动脉高压;(6)围产期药物应用等。
治疗
PPHN的程度从轻度低氧伴轻度呼吸窘迫到严重低氧血症伴心肺功能不稳定。PPHN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肺血管阻力,维持体循环血压,纠正右向左分流和改善氧合。除治疗原发疾病外,应给予支持治疗。
——全文刊登于《中华儿科杂志》年第3期第-页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