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方法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策略
饮食保健

宝宝从出生到出院回家,到底经历过什么呢

当看到宝宝的出生,父母都会有一种喜极而泣的感动,觉得这一切是多么奇妙呀!爸爸妈妈可能觉得宝宝顺利出生,似乎是件顺其自然的事,其实宝宝自己也好像"升级打怪兽"一样,逐渐才能适应母体外的生活。这里让我们了解一下宝宝出生的过程,新生儿在产房里到底会经历什么呢?

在宝宝一出生后,医护人员会把宝宝轻轻地擦干净,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使用包被裹住保暖。同时,医护人员会开始对宝宝的呼吸、心率、肤色、喉反射以及肌张力进行Apgar评分(一般在生后1分钟及5分钟各评分一次),并对如下几点进行快速评价:

宝宝足月吗?

宝宝肌张力好吗(宝宝不是软塌塌的)?

宝宝有呼吸或者哭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宝宝是不需要进一步干预措施的,可以把宝宝抱到妈妈胸前来一场亲密接触,宝宝就会有自然的吸吮反射,这时就可以开始第一次母乳喂养了。

如果以上答案是否定的,宝宝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及干预措施,就是我们常说的新生儿复苏,包括氧气的供给、正压通气、胸部按压以及复苏药物等,需要医护人员的评估及操作。

那么足月健康的宝宝出生后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上图所示,刚出生的宝宝可能第一眼看上去有点奇怪。比如:脸部可能浮肿或有压痕;头部会有柔软的鼓包,头型可能是尖的或者锥形;在出生后的1-2周,脐带结可能会继续存留在肚脐外;小胳膊小腿会蜷缩贴近身体;因为泡在羊水里,宝宝的皮肤通常是皱皱的,可能还有一些痤疮样的小包;胸部可能会鼓鼓的;生殖器可能会肿胀。

皮肤

宝宝出生时可能会有一些的白色胎脂、子宫内液体以及母血披覆,在给宝宝洗澡后可以清洁干净。新生儿皮肤是粉红,有时在手部足末端会有点偏蓝,这是正常的;有些皮肤经过产道的挤压,或许有少许淤紫、红斑,或者头皮“长包”,这些均不用特殊处理,会逐渐消退;有些会发现有胎记。

头部

出生时是头身比例最大的时候,经过产道挤压有些会出现头部显得很尖,但随着头部慢慢发育会逐渐恢复至正常形状。

面部

刚出生时面部可能会显得有点浮肿,但很快会恢复正常。

颈部

颈部皮肤应该是光滑而且没有包块,有些因为宫内位置导致斜颈包块则需要医学治疗。

胸部及腹部

你可能会发现宝宝胸部有点隆起,有时会有乳汁分泌,这是因为母体激素所影响的,在生后1-2周后,这些都会恢复正常。

四肢

宝宝的四肢均为屈曲状态,就像在母体内的时候一样。

这里还需要提到的就是宝宝从母体内到母体外的过渡期,大约是产后六小时。在这六小时内,宝宝的肺得以打开得更充分,更多的血流通过肺部与宝宝呼吸的空气进行氧气交换,肺泡的液体逐渐清除,然后动脉导管(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一根管道,为母体内胎儿循环的重要通路,宝宝出生后不再需要此通路)会逐渐关闭。

在这个过渡期,需要每30-60分钟监测一下宝宝的生命体征,包括:

呼吸频率

正常范围是40到60次/分钟。呼吸过快需要考虑呼吸或者心脏疾病可能;呼吸暂停需注意母亲近期麻醉用药、宝宝自身神经病变损伤或者感染可能。

心率

正常范围是到次/分钟,但在睡眠时可能会短暂下降至85-90次/分钟。心率过快或者过慢可能提示心脏病变。

肤色

需注意唇、舌、躯干的皮肤颜色,如果颜面及躯干部出现发紫、淡紫(医学上所称的发绀)常提示呼吸系统或者心脏系统的功能异常。

肌张力

不能是软塌塌的,在换尿布的时候可以发现,宝宝的双下肢呈自然分开(青蛙的姿势),如果肌张力异常提示感染、神经或者遗传疾病等。

当宝宝安全渡过这六小时后,医护人员会在出院前除了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外,还需要进行下一步的护理和评估,这些措施包括:

眼部观察:有无异常眼部分泌物增多,防治感染。

乙肝及卡介苗疫苗注射。

脐部护理:护理人员会每日清洁脐部,保持洁净干燥。

监测胆红素:因为过高的血清胆红素血症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因此在宝宝出生后到出院前,都需要监测黄疸出现的速度及变化情况(常用经皮测黄疸仪),一般需定时监测,必要时可能需要静脉抽血检测胆红素。(详见《新生儿黄疸应该怎么治?》)

监测血糖:健康无症状宝宝一般不需常规监测血糖,但在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大于或小于胎龄儿、妈妈有孕期糖尿病、过期儿(胎龄大于42周)等有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时,需要监测血糖,以防止出现低血糖引起的脑损伤。

新生儿筛查:采取足跟末梢血。新生儿筛查的遗传代谢项目,不同省份略有不同,但一般都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南方部分省份还会筛查G6PD酶缺乏症(俗称蚕豆病,红细胞细胞膜G6PD酶基因突变,导致若接触特定食物、药物或化学品时容易引起溶血性贫血)。

听力筛查:听力障碍提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听力障碍对语言发育的影响。什么宝宝容易出现听力障碍呢?包括有听力障碍家族史、存在感染、病理性黄疸、外耳畸形及早产儿等。

喂养:新生儿应该出生后尽早喂养以防出现低血糖,喂养的频次、持续时间以及喂养量需要根据宝宝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每次母乳喂养需要记录,而且配方奶需要记录每次喂养量。若无医学禁忌症,强烈推荐母乳喂养,详见《开启母乳喂养的正确程序》。

体重下降:足月儿在出生后会出现体重下降,下降值约为出生体重的10%内,但会在生后10到14天内恢复到出生体重值。

当宝宝达到以下“标准”后:

生命体征正常而且稳定(呼吸60次/分钟,心率-次/分钟,体温36.5-37.4℃);

宝宝已经解尿及解大便;

宝宝已经成功喂养过两次以上;

若出院前黄疸无超标,仍然需要注意后续黄疸的变化;

此外,家长已得到详细的家庭教育,包括宝宝睡眠时需要保持仰卧的姿势、车上需要有婴儿安全座椅及平时家庭照护人员手卫生等。

通过了如上的出院情况评估,爸爸妈妈就可以带着宝宝回家啦!

参考文献:Uptodate:Overviewoftheroutinemanagementofthehealthynewborninfant

免责声明:

本文经卓正医学顾问委员会审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同医生讨论和咨询。对这篇科普文章任何建议,可以发邮件至:medicine

distinctclinic.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云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jbzd/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