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方法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策略
饮食保健

儿科护理第二单元先天性心脏病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bdfyy/zjdy/

提前备考,护师资格考试才能得高分!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备战护师资格考试,小编每日更新护师资格证常考知识点,助大家每日进步一点点,早日拿证!

2.先天性心脏病

(1)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1)分类

(2)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

1)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治疗要点

(3)护理

1)护理措施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一、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为活产婴儿的5‰~8‰左右,年龄越小,发病数越高。

致病因素可分为:

①遗传因素,特别是染色体畸变,房、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干畸形等与第21号染色体长臂某些区带的过度复制或缺损有关。

②环境因素很多,重要的原因有子宫内感染(风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孕母缺乏叶酸、与大剂量放射线接触、药物影响(抗癌药、甲苯磺丁脲等)、患有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或能造成子宫内缺氧的慢性疾病。所以,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是胎儿周围的环境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分类]有无分流分为三大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在左、右心之间或与肺动脉之间具有异常通路,正常情况下,体循环的压力高于肺循环的压力,左心压力高于右心压力,血液从左向右侧分流,故平时不出现青紫。当剧烈哭闹或任何原因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室时,血液自右向左分流,可出现暂时性青紫。常见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等。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为先天性心脏病最严重的一组,因心脏结构的异常,静脉血流入右心后不能全部流入肺循环达到氧合作用,有一部分或大部分自右心或肺动脉流入左心或主动脉,直接进入体循环,出现持续性青紫。常见有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等。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或分流。通常无青紫,只有在心力衰竭时才发生。肺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缩窄等。

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1.房间隔缺损

(1)发病机制:出生后随着肺橋环血量的增加,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压力,分流自左向右,造成右心房和右心室负荷过重而产生右心房和右心室增大,肺循环血量增多和体循环血量减少。

(2)临床表现:

①临床表现随缺损的大小而不同。缺损小者可无症状,缺损大者,由于体循环血量减少而表现为气促、乏力、喂养困难;而肺循环血量增多易患肺部感染。当哭闹、患肺炎或心力衰竭时,出现暂时性青紫。

②查体:可见生长发育落后,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区第二心音(P2)增强或亢进,并呈固定分裂。

③常见并发症:反夏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轴助检查:

①心电图检査:右心房和右心室肥大。

②X线检査:心脏外形呈现轻、中度扩大,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为主,肺动脉段突出,肺野充血,主动脉心影缩小,见肺门“舞蹈”征。

(4)治疗要点:

①内科治疗:对症治疗、预防呼吸道感染、防止发生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②外科治疗般在3-5岁进行介人治疗或手术。预后:小型房间隔缺损1岁前有可能自然关闭(直径3mm者多在3个月内自然闭合,8mm者不会自然闭合)。禁忌证:严重肺动脉高压发生艾森门格综合征。

2.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0%,根据缺损的位置分为膜部缺损和肌部缺损两大类。

(1)发病机制:由于左、右心室之间有ー异常通道,当左心室压力高于右心室,血流是自左向右分流,造成肺循环血量增多和体循环血量减少,并且出现右心室、左心室和左心房负荷过重而产生右心室、左心室和左心房负荷过重而产生右心室、左心房增大和左心室增厚。

(2)临床表现:

①大、中型缺损,左向右分流多,体循环血流量减少,影响生长发育,患儿多有乏力、气短、多汗、生长发育缓慢;肺循环血量增多易患肺部感染,婴幼儿常出现心力衰竭,喂养困难。当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时,可出现青紫。

②查体: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3-5/6级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第二心音增强,伴有肺动脉高压者P2亢进。

③常见并发症: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亚急细菌性心内膜炎。

(3)辅助检查:

①心电图:左室轻、中度肥厚。

②X线检查:大型缺损者,肺纹理明显增粗增多,左室、右室均增大。重度肺动脉高压时,以右心室增大为主,肺动脉段明显凸出,肺野明显充血。

(4)治疗要点:

①内科治疗:预防并发症,出现症状时强心、利尿、抗感染、扩张血管及对症治疗。

②外科治疗:中、大型室间隔缺损可介入或手术治疗。预后:在5岁以前,30%-60%膜部室缺和肌部室缺可自行关闭;小型缺损关闭率高。禁忌证:形成艾森门格综合征。

3.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出生后动脉导管持续开放,血流从主动脉经导管分流至肺动脉进入左心,并产生病理生理改变。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5%-20%。根据未闭的动脉导管大小、长短和形态,一般分为三型:①管型;②漏斗型;③窗型。

(1)发病机制:动脉导管出生后持续开放,血液自主动脉经导管分流至肺动脉,使肺循环血量增多,左心房、左心室容量负荷加重,产生左心房、左心室增大。由于左心室排血量较大,使主动脉收缩压增高,但血液很快分流到肺动脉,使舒张压降低,故出现脉压增大。

(2)临床表现:患儿女多于男,比例为2:1-3:1。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导管管径粗细和分流量的大小。导管粗大者,分流量大,表现为气急、咳嗽、乏力、多汗、生长发育落后等。偶见扩大的肺动脉压迫喉返神经而引起声音嘶哑。婴儿期发生心力衰竭。严重肺动脉高压时,产生差异性发绀,下胶肢青紫明显,杵状趾。

查体: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据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伴震颤,传导广泛。分流量大时心尖部可闻及高流量舒张期杂音。P2亢进。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征阳性,可见毛细血管搏动,触到水冲脉;可闻及股动脉枪击音等。

常见并发症:感染性动脉炎、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辅助检查:

①心电图:左心室肥大、肺动脉压力高时,左右心室肥厚。

②X线检査:分流量小者可正常;分流量大时左房、左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野充血。

(4)治疗要点:

①内科治疗:生后1周内用吲噪美辛(消炎痛)以促进导管关闭;也可用前列腺素抑制剂,强心、利尿、抗感染等。

②外科治疗:

a.手术结扎:手术适宜年龄为1~6岁、小于1岁患儿反复发生心衰、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者应在婴儿期手术治疗;

b.动脉导管的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禁忌证:严重肺动脉高压发生艾森门格综合征,

4.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10%-14%。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以肺动脉狭为重要畸形。

(1)发病机制:由于血液进入肺循环受阻,引起右心室代偿性增厚。右心室压力相对较高;由于室间隔膜部缺损及主动脉跨于两心室之上,主动脉除接受左心室血液外,还直接接受部分右心室的静脉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因而出现青紫。

(2)临床表现:青紫为主要表现其程度和出现早晚与肺动脉狭程度有关。多于生后3-6个月逐渐出现青紫,见于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球结膜等处。青紫持续6月以上者,可见杵状指(趾)。

患儿有蹲踞现象,即患儿于行走或活动时,常主动蹲踞片刻。蹲踞时下肢屈曲、引起下肢静脉血回流减少;下肢动脉受压,体循环阻力増高,由此使得右向左的血液分流量减少,可以缓解患儿的缺氧症状。

有些患儿可有缺氧发作(最严重),表现为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发绀加重,重者发生晕厥、抽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哭闹、排便、感染、贫血或睡眠苏醒后均可诱发。

查体:患儿发育落后,有青紫、舌色发暗、杵状指(趾)。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2~4助间有2或3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杂音响度与狭窄程度成反比;P2减弱。

常见并发症:脑血栓、脑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红细胞增多症。

(3)辅助检查:

①血液检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明显増多。

②心电图: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大。

③X线检查:心影呈靴形,即心尖上翘、心腰凹陷,两侧肺纹理减少,透亮度增加。

④超声心动图:可见主动脉内径增宽、骑跨室间隔上,室间隔中断,可判断骑跨程度。

(4)治疗要点:

①缺氧发作:

a.立即予以膝胸体位;

b.吸氧、镇静;

c.吗啡0.1-02mg/kg,皮下或肌内注射;

d.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加人10%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15分钟后再重复一次;

e.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给予碳酸氢钠,缓慢静脉注入,10-15min可重复应用;

f.严重意识丧失,血压不稳定,尽早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②外科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可施行根治术。轻症患儿,手术年龄以5-9岁为宜。根治有困难可做姑息手术即体肺分流术。预后本病未经治疗者,平均存活年龄12岁。

四、护理

1.保护心功能,适度活动

对于轻型无症状者可进行适量活动,有明显临床症状或心功能异常的患儿,则需要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哭闹,减轻心脏负荷。

2.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

观察患儿情结、精神、面色、呼吸、脉率、脉律、血压等。患儿突然烦躁,哭闹、呼吸加快,拒奶,听诊或数脉搏发现心律不齐、期前收缩、心率加快,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对症处理,详细记录病情变化。

(1)注意观察,防止法洛四联症患儿因活动、哭闹、便秘引起缺氧发作,一旦发生应将患儿置于膝胸卧位,给予吸氧,并与医生配合给于吗啡及普萘洛尔抢救治疗。

(2)法洛四联症患儿血液黏稠度高,发热、出汗、吐泻时,体液量减少,加重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因此要注意供给充足液体,必要时可静脉输液。

(3)观察有无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吐泡沫样痰、水肿、肝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如出现上述表现,立即置患儿于半卧位,给予吸氧,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并按心衰护理。

3.饮食护理

心功能不全的患儿需准确记录出入量,饮食应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少量多餐为宜。注意控制水及钠盐摄入,注意营养搭配,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营养需要。对喂养困难的患儿要耐心喂养,可少量多餐,避免呛咳和呼吸困难,应根据病情,采用无盐或低盐饮食。

4.对症护理

(1)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加快、青紫等症状,让患儿半卧位体息,生活护理须护理人员协助。出现三凹征或点头呼吸,指、趾甲及口周青紫,烦躁不安,给予氧气吸人,烦躁者遵医属给镇静剂。

(2)患儿水肿时:①给无盐或少盐易消化饮食;②尿少者,遵医属给利尿剂:③每周测量体重2次,严重水肿,每日测体重1次:④每日做皮肤护理2次,动作要轻,毛巾要柔软,如皮肤有破损应及时处理:⑤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

(3)咳嗽、略血时,须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备好吸痰器、痰瓶,必要时协助患儿排痰;遵医属给止咳药物;发生病情变化,立即配合医生抢救。

(4)注意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患儿超过2天无大便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处遵医给缓泻剂,禁止下地独自排便,防止发生意外。

5.药物治疗

服用强心苷类药物后,应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如呼吸平稳、心音有力、脉搏搏动增强。观察强心苷毒性反应,如胃肠道、神经、心血管反应。服用利尿药,注意患儿尿量的变化。

6.预防感染

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易发生反复肺部感染,因此应增强患儿机体的抵抗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增减被盖和衣服,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及与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接触。

7.心理护理

8.健康教育指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yfcl/10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