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是一门学问,在精彩感人的产品名称与宣传册背后,到底是哪一种保险,什么情况下赔付,什么情况下不赔,发生事故时预期可以得到多少赔偿。我们经常见到的案例是,某老人生病住院找保险公司理赔,但是由于他的保单全都是意外保险,因此保险公司拒赔。为了避免这么悲催的事情再次发生,笔者决定给各位亲深入浅出的介绍一下目前最常用的人身保险的基础知识。
人身保险是指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保险责任包括生、老、病、死、伤、残等各个方面。这些保险责任不仅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受的意外伤害、疾病、衰老、死亡等各种不幸事故,而且包括与保险人约定的生存期满等事件,是我们在进行家庭保障计划中使用最多的保险工具。
全国有几十家保险公司,人身险产品琳琅满目,名称五花八门,按照保险责任进行分类的话,所有保险公司的产品都是以下分类的其中一种或组合,只要看懂了以下分类,所有产品都可以带入其中
1.以被保险人身故为保险责任的保险(寿险)
顾名思义,寿险赔付的事件为被保险人身故,根据保险时间的长短还区分为长期寿险与定期寿险。
长期寿险:从保险公司承保之日起,到被保险人身故为止,不论被保险人是因为意外还是疾病,或者只是因为年迈而离开这个世界,保险公司都会按照约定保额进行赔偿。
长期寿险是所有产品中最基础的工具,也被称为被保险人的身价。笔者听过的最贴切而且有趣的解释是,如果有一天上帝发现小明非常有才华,于是上帝的邀请小明上天堂发展,那么保险公司代替上帝支付给小明家人的小明转会费。那小明还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身价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当小明找银行贷款的时候,有身价的小明比没有身价的小王更加容易获得银行贷款。
除此之外,对于已经是人生赢家的大富豪来说,长期寿险也是一种传承家产的最有效的工具,除了通过指定保险受益人,而避免继承人互相撕逼对簿公堂以外,根据法律规定终身寿险还可以有免税免债的神奇功能,不论当下经营状况如何,通过寿险留给后人的财富,根据保险法规定是不可以被清偿同时也是不征遗产税的。
定期寿险:从保险公司承保之日起,到保险合同约定日期为止,不论被保险人是因为意外还是疾病,或者因为其他合法原因离开世界,保险公司按照约定保额进行赔偿。相比较长期寿险,同样保额下定期寿险的价格会便宜,很多人会选择定期寿险作为特定时期内的身价补充。
2.以被保险人发生意外为保险责任的保险(意外险)
常见的意外险分为三种长期意外险,定期意外险,意外医疗保险。保险公司赔付意外险最基本的要求是,被保险人受到的伤害,身故或者残疾是由意外引起的,这个意外指得是被保险人自身以外的因素导致的飞来横祸,比如意外交通事故。由于疾病导致的身故或者残疾,意外保险是没有赔偿责任的。
长期意外保险与定期意外保险的赔付条件是被保险人因意外而身故,或者因意外造成被保险人出现残疾。不同程度的残疾在保险公司的条款中也明确列明,符合条款的残疾评级,可以获得相应比例的赔偿。区别在于两者保险合同的期限有长短之分,但是就算长期意外保险,只能保到65-70岁。
假如小明因意外扭伤脚踝,那么长期意外和定期意外是不能够赔偿的,因为扭伤脚踝不符合残疾的标准与定义,但是小明如果有购买意外医疗保险,因意外扭伤脚的医疗费用是可以申请赔偿的,因为意外医疗保险赔偿的是被保险因意外而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所以各位亲在购买保险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清楚自己购买的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才能够获得理赔。
3.以被保险人罹患疾病为保险责任的保险(重疾、医疗)
先来说说什么是重疾,顾名思义重疾是重大疾病的简称通俗来讲就是大病,医院诊断出合同中所列明的重大疾病时,保险公司会给付赔偿金。这里的关键词是合同中列明的重大疾病,这里还涉及到关于重大疾病的分类标准
境内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分类遵循保监会的规定,保监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定义的25重大疾病包括:
1.恶性肿瘤2.急性心肌梗塞3.脑中风后遗症4.重大器官移植手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5.冠状动脉搭桥术6.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以上6种是重大疾病险是必须包括的疾病
7.多个肢体缺失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9.良性脑肿瘤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11.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12.深度昏迷13.双耳失聪14.双目失明15.瘫痪16.心脏瓣膜手术17.严重阿尔茨海默病18.严重脑损伤19.严重帕金森病20.严重三度烧伤21.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2.严重运动神经元病23.语言能力丧失2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25.主动脉手术
7-25疾病的定义是保监会定义的,各家公司的都会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理赔的条件也是一样的。但是这些病不是必须包括的,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有的可能全部都有,有的可能比这少,也有在这25种上还会多加。从市面上的产品来看,主流保险公司的重疾种类一般会在60-种左右。
除此之外,重疾险前面还会看到“提前给付”或“额外给付型”,不要小看这几个字,提前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与额外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虽然在对重疾的定义上可能相差不多,但是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差异的。其中前者(提前给付)只能作为寿险的一个附加险种与主险共用保额。也就是说,要买提前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必须先购买一份长期寿险。比如寿险保额30万,重大疾病25万,一旦被保险人被诊断为合同所定义的重疾,保险公司核实后会赔付被保险人25万,但是同时主险保额下降为5万。换句话说,提前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其实是寿险的提前提款权,本身并没有保额。我们再看另外一种额外给付型重大疾病保险,这回重疾并不会占用寿险保额,因为“额外”二字。但是额外给付重疾险是有等待期的,除了投保后90-天不发病意外,被诊断出重疾以后30日(每个公司的产品有所不同)被保险人必须依然生存。
What?要是患了重疾,可不能马上死,得活个30天,不然这个重疾保险不赔钱咧。Right!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这个额外给付型的重疾险费率里,没有收取寿险的保费,所以就不保障身故责任。
那么重疾险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保险公司的回答是,重疾险是用来弥补被保险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因为身患重疾暂时丧失劳动能利而失去的5年的预期收益,并非用来看病治疗的。写到这里,笔者顿时觉得保险公司设计的可真尼玛贴心!!
那请问,看病要买什么保险才能报销呢?
答案是:住院医疗保险
住院医疗是当被保险人被医生诊断为必须住院治疗的病症时(没有约定病症种类),保险公司报销医疗费用,通常包括:床位费、膳食费、治疗费、检查检验费、手术费、护理费、救护车使用费、医药费、特殊门诊费(门诊肾透析、门诊恶性肿瘤电疗、化疗或放疗).......等等。不同的产品,所报销项目的额度,用药范围以及赔付比例会有所不同。
这种保险的关键词是“住院”,这种产品的主要功能是被保险人必须住院才可以赔付的,因为感冒或者找中医调理去开药是不会赔的。还有一个特点是,这种保险赔付的上限是医疗发票的金额,如果小明在两家保险公司都买了类似的住院医疗保险,报销金额的上限是小明住院期间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并不会因为他买了两份医疗保险而两倍赔偿,买十份也还是只赔偿实际发生的费用。所以各位亲如果有需要的话也不用买太多。
但是目前这种医疗险与健康管理和移动终端结合以后,确实玩儿出了一些花样。例如中国平安的安康住院医疗险与安享住院医疗险,除了本身的报销功能以外,还可以提供挂号以及病床预约服务。纳尼!这么给力?除此之外,如果被保险人有平安信用卡和安享住院医疗险的话,还可以后台直接结算,住院免押金。这种保险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就是保险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里说一句题外话,香港保险有香港保险好的地方,但是在与内地医疗机构对接合作的方面,是没有办法和内地保险公司相比的。
4.以被保险人期满生存为保险责任的保险(年金,养老险)
这里涉及到的保险工具就可是有理财产品的味道了,这种产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要投保人先交几年钱,从某一个保单年度开始,每年返还现金。或者是连续交几年钱,如果到了被保险人的某一个年龄,被保险人还在,那保险公司开始每年给钱,一直给到被保险人身故。我们能见到的养老金,教育金都属于这个范畴。
这里请各位亲要客观看待保险产品,并不能期待30岁用元投保了养老险,到了退休以后能拿00元,这类保险工具的本质是存钱,或者说把银行账户的钱存到保险公司,通过牺牲目前的流通性换取未来更加稳定的现金流入以及高于银行存款的复合收益率。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
1.如果这笔钱短期内真的不打算用的话,购买这类产品能够得到超过银行利息的稳定收益。由于保险公司的理财型保险除了同时能够享受保险公司的经营红利意外,通常与一个复利账户绑定,每年的收益会作为本金继续滚存。虽然短期内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到20-30年的话,还是可以看出明显区别的。养老险和教育金的意义在于,强制自己当下存款,退休以后或子女需要的时候一点一点取出来。
2.存在保险公司和存在银行,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很不一样。首先根据最新的银行法规定,我国的商业银行开始已经允许破产,而对于储户存款的保护上限预期是50万元。但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保险公司目前还不允许破产,所以存在保险公司,理论上比存在银行更安全。其次银行资产是个人资产,而保险原则上是属于投保人和受益人的资产,因此可以有更灵活的安排(点到为止)。
最后
目前市面上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保险产品,本文仅仅是根据保险责任,将最基础的保险分类进行了简单的列举,更详细的信息还是以保险合同为准。保险公司形形色色的产品,基本上都可以理解为以上保险分类的单独或组合形式,如何构建最适合您自己的保障计划,仅有爱与责任是远远不够的,您需要在理解了基础保险产品的前提下,根据您本身的性别、年龄以及职业所特有的风险特征,并根据您可支配的现金流进行组合与配置。
关于如何从更深的层面去分析保险产品,如何评估家庭财务风险,根据什么原则进行资产配置,以及如何合理利用保险提供的杠杆进行产品搭配,如何利用保险工具和法律手段更好的完成财富传承,甚至如何利用保险工具并配合证券市场投资工具进行投资组合,我们将在未来与您一一分享,敬请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