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呼吸道症状和肺功能呈进行性恶化,预后较差,明确诊断有助于制定治疗策略。对于高分辨率CT表现不明确的疑似IPF患者,目前指南要求以肺部活检的病理学结果作为其诊断标准。有研究表明,对于影像学表现疑似IPF/UIP,并且存在特异性临床表现的患者,也可不需要进一步的组织学检测即可诊断为IPF/UIP。
为此,美国华盛顿大学间质性肺病中心的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明确高分辨率CT对于疑似IPF/UIP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显示,高分辨率CT可以作为有特异性临床表现的IPF/UIP的诊断标准。文章发表于近期的TheLancet杂志上。
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其中期分析由于缺乏有效性而被终止。在后续分析中,研究者对部分接受高分辨率CT筛查和外科手术肺活检的病人进行评估,对高分辨率CT检测的结果(分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疑似普通型间质性肺炎、非普通型间质性肺炎)采用IPF/UIP组织学形态加以确认,并计算其阳性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显示,例高分辨率CT检测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患者中有例组织学证实确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阳性预测值为97.3%。同时84例高分辨率CT检测为疑似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患者中79例组织学证实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阳性预测值为94.0%。例高分辨率CT检测为非普通型间质性肺炎患者中,有22例组织学证实为疑似或非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结果表明,对于高分辨CT提示为疑似普通型间质性肺炎表现,且有特定临床表现的患者,如果由本领域熟悉IPF/UIP诊断和治疗的专家进行评估,未必需要外科肺活检取样来明确其IPF/UIP的诊断。因此,高分辨率CT可能有助于降低疑似IPF/UIP的外科肺活检率。今后若与非侵入性的生物学标志物等相结合,或可更好地诊断IPF/U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