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
定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轮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2
病因按原发病的不同部位,主要分为三类:
(1)支气管、肺疾病:最多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约占80%~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肺尘埃沉着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较少见,严重脊椎侧后凸、脊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及胸廓成形术后造成的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以及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等。
(3)肺血管疾病: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炎、以及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负荷加重,形成慢性肺心病。
另外,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均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而发展成慢性肺心病。
3
发病机制引起右心室扩大、肥厚的因素很多。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改变是先决条件,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的结构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
“健康巴士”知识讲座:每月20日15:00在常州三院呼吸内科休闲区举行,诚邀您的聆听。
编辑:陆梅
来源:常州三院呼吸内科
健康肺你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