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性肺动脉高压被定义为20mPAP25mmHg,Kovacs等人对临界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相比于mPAP正常的患者,这部分患者更容易伴有心肺合并症、运动耐量下降,与不良预后相关。
该研究对至年在该中心进行右心导管检查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排除了显著PH患者,着眼于有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不能用原有心肺疾病解释)或有导致PAP升高潜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包括胶原血管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硬化),将其分为肺动脉压力正常组(mPAP≤20mmHg,共人)和临界肺动脉高压组(20mPAP25mmHg,共32人)。
研究发现,与肺动脉压力正常患者相比,临界PH患者更易合并心脏疾病(53%vs15%,P.)和肺部疾病(47%vs16%,P.)、PVR升高(2.7±0.7WUvs1.8±0.8WU,P.)、静息PAWP升高(9.6±3.2mmHgvs6.8±2.5mmHg,P.)、TPG(跨肺动脉压力梯度)升高(12.5±3.3mmHgvs8.4±2.8mmHg,P.),但心输出量没有明显变化(Table2)。
在运动过程中,临界性PH患者mPAP/CO的斜率比PAP正常患者高(5.2mmHg/L/minvs3.2mmHg/L/min,p.),并且mPAP/CO斜率与静息mPAP相关(r=0.37,P.)(Figure1)。
临界PH患者运动过程中的PVR呈现无统计学意义的下降(-1.8±23.3%fromrestto50W,P=.54),而PAP正常患者的PVR呈现出适度的下降(-7.5±23.1%fromrestto50W,P=.05)(见Figure3)。
三组患者的肺血管阻力-顺应性关系并没有显著差异,呈现为双曲线图像,但是临界性PH患者的阻力最高,顺应性最低(见Figure5)。
总结与PAP正常患者相比,临界PH患者运动耐量下降、PVR升高、mPAP/CO和TPG/CO斜率显著上升,可能预示不良预后。
参考文献
KovacsG,AvianA,TschernerM,etal.CharacterizationofPatientsWithBorderline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J].Chest,,(6):-.
End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