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小的个体,也可以有自己的品牌!
导读:心功能作为临床评价患者综合状况的一个常用指标,大家并不陌生。但临床所指的心功能与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细究起来却不能简单的等同,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判定。
作者:张文军作者兼指导:杨好意
编辑:知足常乐来源:超声俱乐部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由两个心泵组成:右心将血泵入肺循环,左心则将血泵入体循环。因此,可以简单的认为,心脏的功能即泵血的功能。心室的收缩是推动血流的主要力量,一般以心室舒缩的起止作为心动周期的标志,把心室的收缩期叫做收缩期,心室的舒张期叫做舒张期。
心动周期各时相心室内压力和容量的变化,血流与瓣膜活动的变化,以心室的舒缩活动为中心,将心动周期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也就是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超声心动图研究心脏功能,主要指心室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对于正常成人而言,肺动脉的压力远小于主动脉压力,左心优势明显。除开右心为主的病变,超声常说的心功能,即指左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 如果说,心功能是临床整体评价患者的重要指标,那么,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功能只是对心脏泵血功能的一个局部评价。因此,不能混为一谈,亦不能简单的等同。目前,仍有一些临床医师以及超声医师对超声报告中的心功能指标存在误解。临床心功能分级判定 临床心功能分级目前主要采用的仍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年提出的分级方案,其依据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觉活动能力分为四级。 I级:病人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II级(轻度心衰):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的活动可出现上诉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III级(中度心衰):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平时一般的活动即引起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方可缓解。 IV级(重度心衰):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在NYHA的心功能分级基础上,增加了一种客观的评估,两种方法并行,即根据ECG、运动负荷试验、X-ray、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估心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分ABCD四级。A级:无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B级:客观检查示有轻度的心血管疾病; C级:有中度心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 D级: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表现。 此外,临床心功能分级还有Killip分级和Forrest分级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临床心功能分级是多种多样的,在客观指标的基础上,病人的自觉症状或体征才是临床的主要判断方法。 新概念认为心功能不全可分为无症状和有症状两个阶段。因此,当病人处于无症状期时,虽然有心室功能障碍的客观证据(如EF降低),但无典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心功能尚属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的I级,但如不进行有效治疗,迟早会发展成有症状的心功能不全。超声判定心功能的常用指标1收缩功能心室波群测定左室收缩功能
EDV(end-diastolicvolume):±29ml,即舒张末期心室容量。
ESV(end-systolicvolume):49±19ml,即收缩末期心室容量。
SV(strokevolume):50~90ml,每搏输出量。
EF(ejectionfraction):50~80%,射血分数,即SV/EDV比值。
CO(cardiacoutput):3.5~6L/minCO=SV×HR(心率),心输出量,即每分钟由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CI(cardiacindex):2.3~3.7L/min.㎡CI=CO/BSA(体表面积)心指数,即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输出量。
2舒张功能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
E峰:80cm/s。 E/A:1。 e’:8cm/s。 e’/a’:1。 E/e’:8,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力的指标。常见对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的误读1EF值减低,但无明显临床症状 临床最 EF值减低,但患者无临床症状的情况,主要见于心脏扩大的患者。此时,虽然EF值减低,但由于心腔扩大,心室EDV增加,SV相对增加,心输出量依然可以代偿,因此,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扩张型心肌病(图1):EF值仅29%,但EDV达到了ml,SV亦达到了62ml,完全可以满足静息状态下或轻度活动时的机体需要,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扩张型心肌病(图2):左心扩大,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2EF值正常,但临床有明显症状 EF值正常或升高,却出现临床心功能不全症状的情况,主要见于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中-重度以上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此时,虽然EF正常,但进入体循环的血容量因左向右分流或大量反流的影响而减少,或者因右向左分流的氧饱和度低的静脉血的影响,导致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出现。二尖瓣前叶瓣裂并中度以上关闭不全(图1):EF值虽然达到69.5%,但收缩期因二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部分血流反流至左房,使得体循环血容量减少。二尖瓣前叶瓣裂并中度以上关闭不全(图2)EF值反映的是SV与EDV的比值,受影响因素较多,在无分流或反流的情况下,正常值范围在50~80%之间。因此,对超声心功能的测定,不能简单地只看EF值,而要结合SV、CO、CI等综合判定。
3E/A倒置与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心室舒张功能包括心肌的松弛性和顺应性,前者是主动舒张,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后者是被动舒张,不耗能。对于E/A倒置,提示左室顺应性减低是不正确的。 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的E峰和A峰测值受心率、前负荷、后负荷等影响较大,易产生假性正常化,而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反映左室整体舒张功能相关性较好。 E/e’是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压力的指标,比较稳定,比值在8~15之间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心房大小和容积应该纳入判断心室舒张功能的参考范畴。简单地说,如果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则心房向心室血流充盈受限,心房淤血容积增大。如果上述指标测值反映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但心房并无扩大,则对临床影响不大。 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心功能与临床心功能不是一个概念,不能简单的等同。临床对患者心功能分级的主要依据除了客观检查证据外,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自觉活动能力,对特殊病例的心功能分级还要参考其他依据。因此,超声报告提示的心脏泵血功能异常或正常,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才能正确判定。作者申明:超声图片由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超声影像科杨好意教授提供,文字为作者原创,未经本人许可,均不得盗用!超声俱乐部会员原创《心超笔记》系列文章
思考题
温馨提示:
回复“XCBJ”揭晓答案,或长按复制?abcde查看答案
下期预告:《超声心功能测定之左室舒张功能》
上期回顾:??心脏扩大之心肌病
打赏小编请长按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好治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