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方法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策略
饮食保健

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知识

在走近IPF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肺和肺泡功能方面的知识。

体外的空气从口鼻吸入,通过气道进入肺中完成气体交换。肺泡是肺部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也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周围的支撑结构称为间质,间质非常薄,其中富含毛细血管网。氧气从从肺泡交换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交换进肺泡并排出体外。富含氧的血液流回心脏,进而供给全身的各个器官。

肺纤维化(PF)

肺纤维化(PF)是指肺组织增厚、变硬以及瘢痕组织形成的一种病变。在医学上,用于描述这种瘢痕组织形成过程的术语叫纤维化。肺内的肺泡和血管负责将氧气交换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大脑、心脏和其它器官,稳定的氧气供应保证了人体的正常功能。但肺纤维化患者由于肺组织增厚、瘢痕形成而难以将氧气输送至血管,导致大脑、心脏和其它器官缺氧,正常的生理功能难以维持。

间质性肺疾病(ILD)

间质性肺疾病(ILD)包括多种类型,也称作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ILD包含了一组病变部位在肺间质(肺泡周围的组织)的疾病,它也可能累及肺部其它组织。许多ILD与IPF的临床特征相似,而且多数都能引起肺纤维化。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是ILD的一个类型,肺部发生炎症,并会形成瘢痕组织。这里的肺炎指的是非感染性疾病(比如细菌性肺炎)引起的炎症。IIP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许多病理类型,包括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B-ILD),急性间质性肺炎(A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和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IPF是IIP的一种类型,其病理分型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

“特发性”指病因未明的,也就是说不知道IPF的确切发病原因。目前认为,不明原因的刺激导致肺组织反复受损。为了修复受损的肺组织,胶原蛋白等物质产生增加使肺间质增厚,导致肺的纤维化。肺的正常结构被破坏,无法进行气体交换。

IPF的发病率和流行病学

IPF是一种较罕见的疾病,精确的IPF发病率难以确定。IPF多发于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来自美国的研究显示,IPF患病率为14.0-42.7/10万,发病率为6.8-16.3/10万,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IPF发病的高危因素

1.吸烟:吸烟与IPF紧密相关,尤其是吸烟量20包年时;这种关联现象在家族性IPF和散发性IPF中均存在。

2.环境暴露:研究结果显示,某些环境暴露因素与IPF患病风险增高相关,如金属粉尘(黄铜、铅及钢铁)和木质粉尘(松木)。从事农耕、鸟类饲养、理发、石材切割/抛光等职业以及暴露于牲畜和蔬菜粉尘/动物粉尘等也与IPF的发病相关。

3.病原微生物: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病毒感染可能是IPF的病因之一,尤其是EB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包括病毒在内的多种病原体与IPF的相关性受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如IPF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容易合并这些病原体的感染,EB病毒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也很高。所以,目前虽然有很多相关研究,但微生物在IPF发病中的作用尚不肯定。

4.胃食管反流: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胃食管反流(GER)可增加误吸的发生,是导致IPF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IPF患者常合并GER,但大多数患者GER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GER在普通人群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晚期肺疾病中也很常见。目前尚不明确IPF患者的肺顺应性降低导致的胸内压力改变是否会反过来导致GER的发生,因此GER与IPF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此外,最近还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报道,如糖尿病。

5.遗传因素

⑴家族性肺纤维化:家族性肺纤维化占所有IPF患者的比率5%。家族性IPF在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和肺脏病理等多方面与散发性IPF相同。不过家族性IPF发病时间较早,基因转录模式与散发性IPF不同。常染色体显性的可变性外显率是家族性肺纤维化的最主要遗传模式。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或人端粒酶RNA(hTR)基因的突变与家族性IPF和部分散发性IPF有关。

⑵遗传因素在散发性IPF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包括编码多种细胞因子、酶及促纤维化因子的基因、编码表面活性蛋白A和B以及免疫调节基因等多种基因的多态性与散发性IPF患者发病率增加有关,其中部分基因还被认为与疾病进展有关,但进一步的研究并未明确肯定。委员会并不推荐对家族性或散发性IPF患者在临床评估中常规进行基因检测。

IPF的预后

IPF是进展性疾病,且自然病程呈现个体差异

IPF的疾病进展在不同病人有不同的表现。一些患者,疾病和症状能相对稳定数年,而一些患者疾病会迅速恶化。IPF的特点之一就是病程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跳跃(突然恶化),医学上称之为“急性加重”。加重的标志有激烈急促的呼吸,剧烈咳嗽和疲劳等。

IPF的预后不良,死亡率高于一些肿瘤,在肺部疾病中死亡率仅次于肺癌。

疾病名称

死亡率

IPF

COPDFEV1.%预计值

COPD长期氧疗

急性心梗

冠脉手术(3血管)

肺癌

乳腺癌

前列腺癌

5年后的死亡率

3年後后的死亡率

5年后的死亡率

5年后的死亡率

4年后的死亡率

5年后的死亡率

5年后的死亡率

5年后的死亡率

50%

50%

50%

25%

30%

85%

20%

15%

参考文献:

RaghuG,CollardHR,EganJJ,etal.AnofficialATS/ERS/JRS/ALATstatement: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evidence-basedguidelinesfordiagnosisandmanagement.AmJRespirCritCareMed;:-.

朱元珏,康健,徐作军等.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治询证指南(摘译本).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4(7)

温馨提示:

若您有任何疑问,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

1、







































寻常型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名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ysbj/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