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5日是第六个世界肺高压日。尽管“肺高压”日已连续开展六届,但普通老百姓却依然知之甚少。
为此,医院开展“让爱不罕见”肺高压宣教活动,旨在在诊室外搭建一个医生、患者、照顾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普及市民对肺动脉高压的认知,为患者送去最新的治疗信息,为患者树立与病魔抗争的信心。
据医院心血管内科陈玉成教授介绍,肺动脉高压能被国际上被认定为罕见疾病,是因为发生率极低以导致社会知晓率极低,临床上的漏诊及误诊比率偏高的一类疾病。肺动脉高压(PAH)是肺血管疾病,随着患者肺部血管阻力的持续性升高,最终可导致心脏和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平均诊断年龄是36岁,女性居多,75%患者集中于20~40岁年龄段,还有15%患者在20岁以下,幼儿亦可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易疲乏,严重时运动中会出现晕厥,心绞痛、咯血、声音嘶哑及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双下肢水肿、肝脾肿大等。
活动中,陈玉成教授表示,此病初期确诊相当困难,即使是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与其它心肺疾病相似。若不能及时得到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患者在2~3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可能死亡。
据统计,超过95%的人没有听说过肺动脉高压,已确诊的患者90%都遭遇过误诊。其中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如不加以治疗,中位生存期只有2.8年,死亡率甚至高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如今尽管肺动脉高压不能治愈,但经过及时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一步协助患者回归社会。
据统计,超过95%的人没有听说过肺动脉高压,已确诊的患者90%都遭遇过误诊。希望通过本次义诊的力量向公众普及肺动脉高压知识,让患者早日确诊接受规范治疗。
活动中,专家们针对肺动脉高压这种疾病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对义诊患者的提问作出详细解答。
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症状:
1、劳力性呼吸困难:由于肺血管顺应性下降,心输出量不能随运动而增加,体力活动后呼吸困难往往是肺动脉高压的最早期症状。
2、乏力:因心输出量下降,组织缺氧的结果。
3、晕厥:脑组织供血突然减少所致,常见于运动后或突然起立时,也可因大栓子堵塞肺动脉,肺小动脉突然痉挛或心律失常引起。
4、心绞痛或胸痛:因右心室肥厚冠状动脉灌流减少,心肌相对供血不足。胸痛也可能因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血管瘤样扩张所致。
5、咯血:肺动脉高压可引起肺毛细血管起始部微血管瘤破裂而咯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