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胜利闭幕
感恩、团结、活力、协作的大会
--呼吸专科分会青委参会侧记2
肺癌论坛
29日上午的肺癌论坛,李为民教授从肺癌规范化治疗角度,王群教授从外科角度,宋勇教授和白冲教授从靶向治疗角度,黄建安教授从小结节随访角度,周彩存教授从抗血管生成角度,韩宝惠教授从肿瘤免疫治疗角度,陈良安教授从中国肺癌诊疗现状角度,对肺癌的诊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讲解。更为难得的是,他们不仅带来了国际上最新的诊疗指南,而且还详细解读了国内的诊疗指南,同时提供了国内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了近年中国在肺癌诊断治疗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会议照片:
肺部感染论坛
29日上午的肺部感染论坛,王明贵教授、施毅教授、黄怡教授、徐金富教授、贾鑫明教授、俞云松教授等先后分别就呼吸道感染病原及其变迁、痰涂片及培养结果报告的解读、上海CAP现状、我国HAP/VAP指南、慢阻肺合并肺炎等问题做了精彩的报告。RonaldGrossman教授也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喹诺酮的应用及重症CAP的诊治。
会议照片:
哮喘论坛
29日上午的哮喘论坛,加拿大AndrewMcIvor教授做了哮喘管理进展的报告,详细讲述了哮喘明确诊断,LAMA、生物制剂、支气管热成型术的新知识。林江涛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国哮喘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及今后临床大数据管理在哮喘中的应用;黄茂教授针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机制和治疗进展做了精彩的演讲;郭雪君教授结合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重症哮喘的表型和特点;邱忠民教授则针对亚急性咳嗽做了重点阐述;周新教授做了年中国哮喘防治指南的解读。
会议照片:
COPD论坛
29日上午的COPD论坛,康健教授阐述了我国学者在COPD研究中的贡献,以及中国特色的COPD研究之路。文富强教授介绍了当前的COPD临床表型分型,并展望了未来COPD的个体化治疗与精准治疗。蔡绍曦探讨了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慢性心衰、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概况及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在治疗中的利处。杨岚教授介绍了COPD急性加重与COPD合并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黄茂教授对年新版GOLD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朱惠莉教授对刚刚发表的COPD急性加重的管理进行了重点解读。徐凯峰教授阐述了PM2.5对肺功能和COPD发生、发展的影响,并对防治PM2.5暴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会议照片:
睡眠呼吸疾病论坛
29日下午的睡眠呼吸疾病论坛,LeeChiong教授、韩芳教授、罗远明教授、王玮教授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工作,全面阐释了睡眠呼吸疾病与呼吸调控的关系,强调呼吸科医生在临床实践需要提高睡对眠呼吸疾病的认识。陈宝元教授综合国内外无创通气治疗发展,着眼于我国无创通气治疗现状及未来方向做了精彩演讲,并指出在我国规范无创通气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李庆云教授系统阐述了睡眠呼吸障碍的临床亚型,张希龙教授关于SAVE临床研究的解析以及李善群教授介绍的可穿戴设备及物联网技术在睡眠呼吸疾病管理及诊疗中作用均属引领学科发展的前沿论题。最后,李宁医师做了精彩的病例分享。
会议照片:
呼吸危重症论坛
29日下午呼吸危重症论坛,朱蕾教授介绍了正常人、哮喘与COPD患者、ARDS患者的呼吸生理特点与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马晓春教授介绍了液体复苏的概念及进行液体复苏时,各种补液种类的选择。张波教授结合胸部影像,介绍了各种常见的弥漫性肺部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尤其是免疫缺陷患者。董宇超教授介绍了ICU患者的睡眠障碍,机械通气对睡眠障碍的影响。另外,朱蕾教授结合两则生动的病例,介绍了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影响。陈虹、陈淑靖、胡莉娟三位主治医师分别做了精彩的病例分享。
会议照片:
呼吸介入论坛
29日下午呼吸介入论坛,JTurner教授介绍了欧美国家介入呼吸病学的发展现状、介入专科医师培训情况、未来的发展趋势。王广发教授则介绍了我国介入呼吸病学创新体系的培育与建设,以“支架技术的创新”、“气管支气管瘘及漏气治疗的技术创新”等事例提出了如何在技术上创新以弥补介入呼吸的短板。王昌惠教授针对慢性气道疾病介入治疗,以“支气管热成形术”、“肺减容术”、“选择性肺去神经术”三个技术为例,讲述了不同患者的获益差异,认为对于不同表型的慢性气道疾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李强教授以“复杂气道病变的腔内治疗策略”为题,主要讲解了高位气管狭窄、隆突部位病变、支气管瘘的腔内治疗策略,介绍了一种腔内治疗大咯血的新方法:凡士林纱布压迫填充。张杰教授发表了题为“介入呼吸病学手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置”的演讲,通过病例和数据主要讲述了“出血”和“感染”两种并发症,认为出血更常见,但感染的后果更严重。此外,孙加源、黄海东以及顾晔教授等分享了疑难病例。
会议照片:
肺间质病论坛
29日下午的肺间质病论坛,MartinKolb教授和代华平教授分别做了《AE-IPF》和《IPF专家共识》的专题讲座,在IPF及AE-IPF的定义、诊断、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均做了详细的报告。李惠萍教授和徐作军教授分别在DL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CTD-ILD诊治进展方面做了详细的报告,为不同类型的ILD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前沿的资讯和策略。蔡后荣教授、蒋捍东教授也做了精彩的演讲,讨论了COP、过敏性肺炎的诊治进展,郑金旭教授就肺泡灌洗液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做了详细的报告。
会议照片:
肺功能论坛
30日上午的肺功能论坛,孙铁英教授分析和评价了目前检查小气道功能的各项指标并结合自己团队的研究提出新的有望应用于临床的项目。周敏教授就FeNO在慢性咳嗽和慢性气道疾病中的应用做了客观系统的评价。刘锦铭教授在心肺运动试验诊断低氧血症方面做了精彩的演讲。最后,张静教授通过GOLD指南为大家讲解了COPD稳定期的治疗。现场就FeNO在临床的应用、运动心肺功能的测定等问题讨论热烈,宋元林教授呼吁各位呼吸同仁共同致力在肺功能方面做出中国患者的大数据及疾病特点。
会议照片:
肺血管病论坛
30日上午的肺血管病论坛,刘锦铭教授介绍了肺动脉高压的诊断现状,和精准治疗的主要靶点,提出在初始单药、序贯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联合用药。翟振国教授结合自己团队对于肺栓塞的临床研究成果,提出了要特别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