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与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由于长期精神刺激、饮食不当、喜静少动、年老体弱、肥胖等,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血液内胆固醇、脂蛋白等脂质过多在动脉内膜中沉积,形成斑块,使动脉壁失去弹性而变硬,以后在其深部发生崩溃,软化形成粥样物,冠脉管腔狭窄,部分分支甚至闭塞,使心脏供血量减少而发病。病轻时,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是:胸骨后、心前区出现发作性或持续性疼痛或憋闷,疼痛常放射到颈、臂或上腹部。
中医认为本病由劳伤心脾,痰饮内生,肝郁阴伤或年高肾虚所致。心阳不振,痰瘀阻络是其主要矛盾。属于“真心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畴。
(一)起居调养法(同“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居调养法。)
(二)心理调养法(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心理调养法。)
(三)饮食调养法(同“动脉粥样硬化”的饮食调养法。)
(四)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3)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验方。
(4)血府逐淤汤: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适用心血瘀阻之胸痹,症见胸刺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脉沉涩等。
(5)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15克,半夏10克,薤白10克。适用于痰浊壅塞之胸痹,症见胸闷如窒而痛,气短喘促,痰多,苔浊腻等。
(6)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15克,薤白15克,白酒适量。可加枳实10克、桂枝10克、熟附子10克、丹参15克、檀香10克。适用于胸痛彻背、遇寒痛甚、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阴寒凝滞所引起的胸痹。
.常用中成药
(1)、()、(3)、(4)、(5)同“动脉粥样硬化”。
(6)活心丸:每次1~丸,每日3次,适用心血淤阻之胸痹。
(7)心灵丸:每次丸,每日1~3次,舌下含化或咀嚼后咽服。适用于痰浊壅塞之胸痹。
(8)苏合香丸:每次3克,每日1~次。适用于阴寒凝滞之胸痹。
(五)针灸调养法
(1)体针:一般选内关、心俞、膈俞、厥阴俞、神门、大陵。用泻法,每日1次。若有心绞痛者主穴应选膻中、心俞、巨阙、内关、公孙等。仍用泻法,每日1次。
()耳针:选心、小肠、交感、皮质下、肺、胸、枕。用毫针强刺激,留针1小时,隔日1次,每10天为1疗程。
(3)艾灸:取内关、膻中、心俞、厥阴俞、足三里、关元、郄门为主穴。根据辨证配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巨阙、神阙、通里、丰隆、太溪等。每次取3~5次,每穴每次间接灸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六)推拿调养法
患者坐位,先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膀胱经由上至下往返施术数遍,手法宜轻揉。用按揉法在肺俞、心俞、膈俞等处停留各1~分钟,同时可寻找出背部其他明显的压痛点施行按揉,继用拿法于颈项部操作,用擦法于背部膀胱经与督脉施术,以透热为度。配合使用下述手法:点按双内关穴,按百会穴,揉太阳穴,拿合谷穴,拿肩井穴,揉膻中穴。
(七)其他调养法
(1)医疗体操:只做徒手操,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在立位下做,体操节律平稳,不要急速用力,也不要做闭气鼓劲的练习。
()太极拳。
(3)如果症状减轻,体力增强,还可适当采用游泳、爬山、慢跑、打羽毛球等运动。
冠心病人进行体育疗法时要严格注意下列几个问题:①严格遵守个别对待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心肺功能情况来确定适当的活动量。运动量大小以不引起心绞痛或心前区不适或极度疲劳为度。②心绞痛频繁发作的患者不宜进行体育疗法。③锻炼时间应避开心绞痛惯常发病时间。惯于在夜间发作者,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左右作轻松散步,这有助于预防夜间发作。④锻炼过程中如出现气促、晕眩,则应减小运动量,并增加间歇休息时间。
(八)其他调养法
1.气功调养法
(1)内养功:可根据患者的体质选用坐式或卧式。意守丹田,可采用吸——呼——停法呼吸,同时默念“静”或“松”。每日3~5次,每次30~60分钟。
()放松功:采用坐式或卧式,自然呼吸,进行整体放松法。
(3)拍打放松功:两足平行站立,与肩同宽,集中思想,入静。对不易放松的部位,依次拍打,使之放松。并配合鼻吸气,吸气时默念“静”,呼气时意守涌泉穴。然后两手缓缓抬起,以中指叩击角孙、听宫、太阳、攒竹等穴,再叩玉枕、风池。最后两手搓热浴面,缓缓睁眼,舌离上腭,散步收功。
3.5肺原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分急、慢性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高压性肺原性心脏病三种,其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最为多见,故以下介绍以慢性肺心病(简称)为主。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其临床表现为气短、咳喘、心悸、水肿、不能平卧等。
肺心病患者最应当注意的是肺部感染,因肺部感染通常加重病情,引起心功能不全。
一般由慢性肺部疾患发展到肺心病,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当然慢性疾患急性发作次数越多,则越容易走向肺心病。
肺心病有缓解期与急性发作期,应分别对待。一般缓解期宜扶正补虚,急性期宜祛邪。
(一)起居调养法
1.避风寒、慎起居
因肺心病患者怕感染,当人体受风寒侵袭时,机体屏障系统就抵御不了细菌,故可发生感染。患者勿贪凉,也不必厚衣厚被令机体出汗,应寒温有度,适时增减衣服。就寝时勿开门窗,谨防虚邪贼风。
.室内空气清洁
秽浊的空气中细菌含量高,易引起感染,又刺激呼吸部引起咳嗽。最好勿在室内养花,以免有不适花粉引起喘咳。
3.宜用冷水洗脸
缓解期的患者,用冷水洗脸可以刺激面部的神经和血管,提高机体对天气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用冷水洗脸应从夏季开始,持之以恒,方可见效。这样既可预防感冒,又可减少肺心病急性发作。
4.宜保持口腔卫生
常用淡盐水或市售清洁爽口液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致病源,保持口腔卫生,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以防肺心病急性发作。
5.勿性生活过度及过度疲劳
性生活过度会消耗体内大量能量,加重心脏负担,氧耗加大,而肺又呼吸不利,造成缺氧,易致心脏突然衰竭。过度疲劳机理相同。
(二)心理调养法
1.宜保持乐观的情绪
乐观,是人们抗病的法宝。中医认为,长期忧伤可以克制脾胃,致食欲不振、纳食减少,人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抵抗力势必降低,易引起感染而加重病情。
.忌暴怒
肺心病患者,既有呼吸系统病变,又有心脏功能不全。暴怒可以使呼吸急促,甚至引起喘息,同时使心跳突然加快,引起心衰而暴毙。
(三)饮食调养法
1.饮食有节
一方面是有时间规律,另一方面是量的节制。一次进食过饱,使膈肌上升,影响心跳及呼吸,同时也可因大量血液集中于胃,而致心、脑缺血而变生他病。
.重视饮食质量
患者宜食用低钠(低盐),高维生素,中度蛋白质,适量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如柑桔类水果、玉米粥、瘦肉、鱼类、豆类。也可辅以大枣、桂圆、桑椹、鸽蛋、百合、莲子等。饮食搭配应易于消化,不宜吃香蕉。
3.忌一切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这一类食物如浓咖啡、浓茶、辣椒、胡椒粉、烟、酒等。
4.急性发作期患者以流食或半流食为好
如大米粥、细面条、馄饨皮、藕粉、蛋花汤、牛奶、酸奶、饼干、面包干等,并可多饮橘子水、椰子浆、甘蔗汁、山楂汁等。
(四)药物调养法
1.缓解期宜扶正补虚
(1)黄芪30克,党参30克,麦冬30克,五味子15克,核桃仁克,灵芝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服。
()白术10克,黄芪30克,防风10克。水煎,每日1剂,分次服。
(3)中成药如菌灵芝片、十全大补丸、补中益气丸以及注射丙种球蛋白、脂多糖注射液等。
.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
应针对不同病人,辨证治疗,下面处方举例仅供参考。
(1)杏仁15克,生石膏30克,麻黄6克,甘草10克,黄芩30克,桔梗15克,前胡1克,葶苈子15克,苇茎30克,冬瓜子30克,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服。
()茯苓30克,桂枝3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前胡1克,白前1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旋覆花6克(包煎)。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服。
(五)针灸调养法
1.体针疗法
(1)如属气虚,可选神门、内关、气海、关元、心俞、巨阙等穴,用补法。
()如属痰热内蕴,可选心俞、巨阙、丰隆、阳陵泉、肺俞、尺泽等穴,用泻法。
以上法,每日1次,10天1个疗程,休息~3天后再做第疗程治疗。
.耳针疗法
选心、小肠、交感、皮质下、神门等穴,轻刺激。
3.艾灸疗法
取心俞、内关、神门、巨阙为主穴。心血不足配脾俞、足三里;痰多色白加丰隆、中脘、足三里。每日1~次,每穴艾条间接灸10~15分钟,10次1疗程。
(六)体育调养法(适用于缓解期患者)
1.加强体质锻炼
患者可根据自己体质情况,选择散步、做操、慢跑、打太极拳等方式锻炼,每日1~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否则适得其反。
.做呼吸操,增加肺的通气量
肺心病患者因肺通气功能不好,机体缺氧,迫使心脏跳动加快,日久形成肺心病。故增加肺的通气量,可改善疾病。
方法:坐位或立位,一手置于胸前,一手放在腹部,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每呼每吸都要使腹部运动到最大幅度。早晚各1次,每次10~0分钟。尽量在空气新鲜的地方做操。
(七)其他调养法
1.拔罐法
取心俞、厥阴俞、肺俞、脾俞,每次取1~穴,交替使用。用中号口径的玻璃火罐,在穴位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7次为1疗程。
.气功疗法
松静功:要求放松、入静。采用坐、站或卧式。自然呼吸开始,然后逐渐过度到腹式呼吸,意守丹田。两目微闭,守神调息。呼气时从头部缓缓放松到丹田,两上肢也同时放松到肘部,自然吸气、呼气,从丹田放松至髋部,两上肢放松至手,再配合呼气,从髋部放松至两足心,呼气时默念“松……”,随着放松,引气下行,随后意守丹田。收功时两手轻搓,活动身体。
3.6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是原有心脏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心脏虽有足量的前负荷(即回流到心脏的血液,但所排出的血量仍不能维持人体所需的一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因心排出量下降及肺静脉和体循环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水肿、颈静脉怒张、上腹部胀满等。按心功能不全发生的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心功能不全多由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或急进型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及输液不当引起,着重在治疗原发病和临时抢救措施,故这里仅讨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调养方法。
中医认为,形成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是正气不足,反复感邪,加之起居失宜,劳倦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肺肾俱伤,水湿停聚,气滞血淤而成,病属“水肿”、“喘证”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病证。
(一)起居调养法
慢性心功能不全常因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过重的体力劳动而诱发。所以,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并一定要注意休息,只做一些轻松的工作,切忌劳累过度。
(二)心理调养法
情绪激动也能诱发本病,故病人应当控制好自己的情志活动,经常保持平静的心境。同时可采用澄心静默法来调养自己的性情。即通过静坐或静卧,以内忘思虑,外息境缘,不为病痛所扰,使精神清静宁谧,病气衰去。
(三)饮食调养法
1.少食多餐。以减少餐后胃内过分充盈,横膈抬高,压迫心脏,并减少心脏在进食后的工作量。
.食易消化的食物。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佳。
3.低盐饮食。进钠盐过多,水分就要成比例增加,全身血容量也就会增加,将会直接增加心脏负担,使心力衰竭程度加重。一般来说,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应摄食不用盐烹调的膳食,但每日可另外给予食盐1~克(正常人每天需盐7克左右),供进餐时加一点在菜上。
中度和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开始3日内应绝对禁盐,待病情好转或控制后,再按轻度心衰患者给盐。
4.禁食或应少食的食物。各种发酵做的点心、各种咸菜(如咸肉、酱菜)、含盐的罐头食品、豆腐干、霉豆腐、海鱼及部分含钠高的蔬菜(如波菜、卷心菜、芹菜)、葡萄干、汽水、啤酒等。
5.以下食疗便方可酌情选用
(1)椰子汁:代茶饮服,有强心利尿作用。
()茶树根:挖取10年以上的茶树根(越老越好),洗净切片,每剂30~60克,加适量糯米酒及清水,以文火煎熬半小时,去药渣后饮用。每日1剂。
(3)夹竹桃粥。夹竹桃叶7片,粘米30克。将夹竹桃叶与粘米共捣烂,加糖煮粥食之。每日1次顿服,连服数日。具有强心、定喘、祛痰的作用。
(四)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归脾汤:黄芪1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木香5克,党参5克,枣仁1克,炙甘草5克,龙眼肉10克。
适用于心脾气虚之心衰,症见心悸怔忡、头昏少寐、脉细、苔薄、舌嫩等。
()济生肾气丸或真武汤加减:桂枝9克,附子9克,熟地10克,牛膝10克,萸肉9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黄芪1克,泽泻9克,甘草5克,车前子10克。
适用于脾肾阳虚之心衰,症见心悸、头晕、肢体浮肿、尿少、苔白、舌嫩润、脉沉细。
(3)八珍汤合失笑散加减:熟地1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丹参15克,川芎9克,赤芍10克,降香片9克,失笑散15克。
适用于气虚血淤之心衰,症见气短不续、心悸、胸脘憋痛、舌质紫暗、脉细涩等。
.常用中成药
(1)六君子丸合玉屏风丸:各用6克,温开水或姜汤送服。适用于脾肺气虚者。
()归脾丸:每次1丸,每日3次。适用于心脾气虚者。
(3)十六味杜鹃丸或金匮肾气丸:每次1丸,每日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4)八珍丸合失笑散:八珍丸1丸,失笑散15克,每日3次.适用于气虚血淤者。
(五)针灸调养法
(1)体针:以手厥阴心包经及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为主。可选内关、间使、心俞、膈俞等。有呼吸困难者加天突、膻中;咳嗽者加列缺、鱼际;食欲不振者加中脘、足三里。用补法。
()耳针:主穴选心、皮质下、神门、内分泌、交感。配穴选法:风湿性心脏病者加肾上腺、风湿线;水肿重者加肾、脾;胸闷、气喘甚者加肺、胸。每次取3~5穴,中等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两耳交替使用。10次为1个疗程。
(3)艾灸:取心俞、内关、神门、巨阙。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每日1~次,每次每穴灸15分钟,10次为1疗程。
(六)推拿调养法
揉内关,掐合谷,揉曲池及三阴交,按胸骨,捏腋前,按神门,分推额前,捏上臂法,挤推背部,按肩胛,分肋,横摩腰。
(七)体育调养法
心功能不全较轻时,可做一些体操和体育锻炼,以促使病情缓解,心功能不全严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1.徒手卧位操。
①仰卧位,两腿直立,两臂沿躯干放好。②两臂往两侧平展(吸气),伸开两手手指,将手置于胸腔下部,轻轻挤压胸腔(呼气),根据体力,重复做4~6次。③两臂往两侧平展(吸气),往右转动躯干的上部,左手拍右掌(呼气)。一左一右为1次,重复4~6次。④两臂上举,然后还原。自由呼吸。⑤两腿屈膝(吸气),伸直(呼气)。如两腿屈膝感到累,也可一条腿做完后再换另一条腿做,重复4~6次。⑥屈曲脚趾,放松,注意呼吸。⑦以踝关节为中心,两脚朝内划圆三次,再向外划圆三次,自由呼吸。
.根据体力,适当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