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2月国内外医药企业至少达成30余项BD交易,其中并购案7例、授权许可交易16例、研发合作11例。
国外药企并购居多,单项交易金额最高达72亿美元
7项并购案,主要发生在国外药企之间,单项交易金额最高达72亿美元,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疗法、医美以及神经系统疾病领域。
▲2月份国内外药企并购案汇总
备注:美柏医键整理,不完全统计
这些并购案主要集中在国外药企,部分被并购企业已有产品获批上市,如VielaBio的抗CD19单抗Uplizna(inebilizumab-cdon)已于年6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携带靶向AQP4水通道蛋白的抗体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GWPharma的大麻二酚药物Epidiolex口服液是FDA批准的第一款大麻衍生药物,于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2岁以上患者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或Dravet综合征相关的癫痫发作、以及1岁及以上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相关的癫痫发作,据悉其年销售额约达5.1亿美元。
Horizon与VielaBio公司2月份的这项交易主要是Horizon看中对方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管线。VielaBio致力于开发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精准疗法,研发方向主要聚焦于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3条生物通路,分别为自身抗体通路、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和先天免疫通路。除了Uplizna,VielaBio还有两款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VIB(一种抗CD40L的融合蛋白;II期临床)和VIB(旨在清除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单克隆抗体;I期临床)。
默沙东收购Pandion公司也是看中后者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管线布局。Pandion公司利用TALON技术建立了一条靶向关键免疫控制节点的精准免疫调节剂管线,其主要候选新药PT是一种融合在蛋白质主链上的经工程改造的IL-2突变蛋白,可选择性地激活和扩增调节性T细胞,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1a期临床试验已经达到了安全性和耐药性的主要终点。
BeamTherapeutics收购GuideTherapeutics主要是看中后者在基因药物非病毒药物递送工具上的潜力。Guide公司拥有脂质纳米颗粒(LNP)筛选技术,并建立了一个脂质和脂质制剂库,可以加快对除肝脏以外的组织进行基因编辑治疗的研发。
而RoivantSciences对SiliconTherapeutics(硅康医药)的收购是基于后者领先的基于计算物理学的小分子设计和优化平台。该平台包括基于量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的自定义方法,用于计算机模拟设计和优化具有挑战性的疾病靶标的小分子药物,克服药物发现项目中的关键瓶颈。3月份,RoivantSciences对SiliconTherapeutics又追加了16亿美元的投资。
Licencein仍是国内药企主旋律
2月份16项授权许可交易中,我国药企引进来好多品种,同时也把一些产品推向海外。君实生物、冠科美博表现吸睛。
▲2月份国内外药企授权许可交易汇总
备注:美柏医键整理,不完全统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药品研发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产药品纷纷出海。
2月份君实将其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授权给CoherusBioSciences,至此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四款PD-1单抗全部出海。而且,为了推进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在中国的商业化,君实还将其在大陆泌尿肿瘤领域适应症以及所有获批适应症在非核心区域的独家推广权授权给阿斯利康。绿叶制药将其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贴剂在日本市场开发及商业化权利独家授权给TowaPharmaceutical(东和药品)。
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泰德制药将其TDI01的海外权益授权给GravitonBioscienceCorporation。TDI01是一款全新靶点、全新机制的口服小分子药物,为高选择性的Rho/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抑制剂,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试验申请已在国内和美国获批。
相较Licenceout,二月份国内药企的Licencein交易相对较多。
?2月8日,恒瑞医药与YingliPharmaLimited(璎黎药业)达成协议,获得后者PI3Kδ抑制剂YY-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研发及排他性独家商业化权益,目前我国还没有任何一款PI3Kδ抑制剂获批。
?2月9日,优锐医药从AntibeTherapeutics引进Otenaproxesul(ATB-),它一种新型可释放硫化氢的消炎药,具有在非甾体抗炎药同类最佳的潜力。
?畅溪制药与AeramiTherapeutics达成合作,获得后者肺动脉高压(PAH)候选药物AER-(吸入性伊马替尼)在大中华地区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冠科美博是中国2月Licencein交易最多的企业,先后与EdisonOncologyHoldingCorp、IterionTherapeutics和TYGOncology合作,分别引进EO、Tegavivint和TYG等产品。EO是一款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TKI),对EGFR(ErbB1)、HER2(ErbB2)和HER4(ErbB4)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Tegavivint是一款高效的核β-catenin选择性抑制剂,主要通过结合核辅助因子TBL1发挥作用,TBL1是Wnt信号通路下游的一个靶点。TYG是一种抗原特异性免疫检查点主动控制剂(ACCI)重组疫苗,通过S-TIR?技术平台,复合了免疫原G17(胃泌素)末端氨基酸序列。
?2月16日,齐鲁制药与CendTherapeutics达成协议,获得后者在研药物CEND-1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CEND-1是一种能够与胰腺癌细胞上高表达的神经菌毛蛋白结合的多肽,两者结合后能介导产生递送囊泡,通过囊泡即可将抗癌药物传送到肿瘤组织内部,打破胰腺癌细胞的耐药性问题。
?2月17日,瀚森药业从Scynexis引进抗真菌感染药物Ibrexafungerp,目前该药已在美国递交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上市申请,预计今年6月1日就会收到FDA的回复。
?2月18日,华东医药与ProventionBio公司达成合作,获得后者PRV-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预防或降低基因治疗的免疫原性两个适应症在大中华区独家临床开发和商业化权益。PRV-是一种针对B细胞表面蛋白CD32B和CD79B的人源化双抗(一种DART?双特异性抗体),在美国处于治疗SLE的1期临床试验阶段。
?百济神州从BITT引进靶向TNFR2的抗体药物BITR2,获得其在亚洲(日本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授权选择权。
此外,国外药企之间也有两项授权交易。OnoPharmaceutical获得RibonTherapeutics在研PARP7抑制剂RBN-在日本,韩国,台湾和东盟国家(“小野地区”)的商业化权益,目前该药正处于1期剂量递增临床试验中,作为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单一疗法,主要用于评估安全性和耐受性。
DayOneBiopharmaceuticals与默克签订全球许可协议,共同合作开发和商业化Pimasertib以及MSCB。Pimasertib和MSCB是MEK1/2(MAPK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酶)的口服、高选择性小分子变构抑制剂。
从时间上看,BD交易横跨整个2月,春节也未挡住企业间合作的热情。交易产品主要是化药和单抗,多被开发用于治疗肿瘤。而且随着国内外对罕见病的重视,围绕罕见病药物的交易也逐渐增加。
多家药企合作,助力开拓新疗法
2月份,药企之间的合作开发案例也不少,多发生大型跨国药企和外国药企之间。例如,吉利德与GritstoneOncology达成合作,共同开发一种基于疫苗的、可以治愈艾滋病的免疫疗法。
葛兰素史克先后与CureVac和VirBiotechnology拓展已有的合作,分别共同开发下一代mRNA新冠疫苗和开发治疗流感和其它呼吸道病毒的创新疗法。
礼来与RigelPharmaceuticals达成9.6亿美元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RIPK1)抑制剂R,用于包括自体免疫和炎性疾病在内的所有适应症。
赛诺菲与SirionBiotechGmbH达成合作,开发新的改良组织选择性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以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基因疗法。罗氏旗下的基因泰克与X-Chem签署合作协议,利用后者的DEL平台发现、开发新型肿瘤小分子疗法。
▲2月份国内外药企研发合作案例汇总
备注:美柏医键整理,不完全统计
小结
2月BD交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仍是医药企业掘金的两大领域。基因疗法似乎将成为下一个热门赛道,除了基因编辑,递送技术开发也成为了企业必须攻克的难题、热点。此外,新型ADC、CAR-T、双特异性抗体以及新靶点药物的开发是医药企业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工作重点。而且随着多款新冠疫苗在国内外的获批上市,围绕新冠疫苗的交易开始减少,但鉴于疫苗在疾病预防治疗史上的重要作用,疫苗的开发也至关重要。
1、美柏医键、医药观澜等2、君实生物、齐鲁制药、瀚森药业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