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方法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策略
饮食保健

麻醉护理学第六章监测技术与护理六

北京著名痤疮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814.html

本期进行麻醉护理学监测技术与护理第六部分-肺动脉压压监测与护理为读书汇整。肺动脉漂浮导管置管(PulmonaryArteryCatheter,PAC)、监测及护理,是手术麻醉患者,经常需要的麻醉医疗处置。麻醉护理人员应该掌握相关知识点及护理技术。本文,以麻醉护理学为参考书籍,汇整以下知识点。

肺动脉导管,又称Swan-Ganz导管。年由Swan-Ganz和Forrster等首先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危重病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后来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剧烈的严重多发伤、大手术、严重感染及心血管机能障碍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

1、漂浮导管(Swan-GanzCatheter)能迅速进行右心各部位压力及心输出量的测定;2、肺动脉主干测得的压力为肺动脉压(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PAP);

3、小动脉嵌入部位所测压力为肺小动脉嵌压(pulmonaryarterialwedgepressure,PAWP)或肺毛细血管嵌入压(pulmonarycapillarywedgepressre,PCWP)肺小动脉嵌压(PAWP)正常值为5~12mmHg。

?器材与仪器?

1、Swan-Ganz导管,穿刺用具及监测仪器(含CVP、PCWP、MAP压力监测、CO监测等)。

2、常用的漂浮导管是一种四腔肺动脉导管。一个腔开口在导管尖端,用于监测肺动脉压(PAP);另一腔距离导管尖端30cm处侧开口,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并输注药物和液体;第三腔与导管尖端邻近的乳胶小气囊相通;第四腔内含有细导丝,与气囊旁的温度热敏电阻相连;

导管放置

?1、Swan-Ganz导管顶端有气囊,经静脉进入右心房后,示波器上显示RAP波形;

2、气囊充气的导管通过三尖瓣进入右心室后,压力突然升高,下降支又迅速回到零点,出现典型的平方根型RVP波形,舒张压较低;

3、当导管插入肺动脉时,收缩压改变不大,而舒张压显著升高,有重搏切迹,舒张压下降支逐渐下降。再继续向前插入,导管即可嵌入肺小动脉分支,并出现PAWP波形;

测量方法

?1、测定血流动力学各项数据时,只需通过调节各三通的开关即可测得。肺动脉压管与监测仪相通则显示肺动脉压力波形与肺动脉压;

2、气囊充气后监测仪则显示肺小动脉嵌入压的波形与压力;

3、右房开口与监测仪直接相通时则显示右房压

适应症及禁忌症

肺动脉压监测临床意义?

1、右房压:(正常值接近CVP)反映静脉血容量和静脉血管的张力及右心室的功能状态。右房压升高见于右心衰竭、右室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等。右房压降低提示血容量不足;

?2、右室收缩压:反映右室排血时的阻力,无右室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时,右心室收缩压几乎等于肺动脉压力,当右室流出道狭窄和肺动脉瓣狭窄时右室收缩压升高。右室舒张压反映右心室的充盈情况,当右心衰竭和右室舒张期容量增多时可引起右室舒张压升高;

3、肺动脉压:(正常值∶18~30/6~12mmHg)反映肺小动脉和肺毛细血管床的流量与梗阻情况。在肺毛细管无梗阻时,肺动脉舒张压近似PCWP,可以反映左心室功能。肺动脉压增高见于左心衰竭、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伴有的肺动脉高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降低见于右室流出道狭窄和肺动脉瓣狭窄;

4、肺动脉嵌入压:判断左心功能有价值的指标。当肺动脉嵌入压大于18mmHg时,反映肺淤血或肺间质水肿,表示左心功能不全。

并发症及防治

1、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插管术中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导管尖端接触心肌壁或心瓣膜所致,可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电图改变,将导管退出后,室性期前收缩很快消失。操作中必须有持续心电监护,插入的导管如遇到阻力时不可强行进入;

2、导管气囊破裂:?常见于反复使用的导管,气囊弹性丧失所致。气囊破裂后致使肺动脉嵌入压指标丧失,且可能由于再次的气囊充气造成气栓形成。气囊充气最大量不能超过1.5ml,临床上可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或盐水充胀气囊,但由于后两者操作不便及放气困难等而很少采用;

3、感染及血栓性静脉炎:?置管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反复使用导管消毒不彻底及导管维护中污染致直接血行污染,心导管留置时间最多不超过72h为佳,以防止感染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4、肺栓塞:?由于导管头端充胀气囊长时间嵌入肺动脉或插管时导管在肺动脉中多次移动所致。除掌握置管术中一定的操作熟练技巧外,还必须注意导管气囊充胀的时间问题,一般不主张持续气囊充气,而以肺动脉平均压作为临床持续监测指标,它间接反映了肺动脉嵌入压的改变;

5、肺动脉破裂?:见于肺动脉高压、血管壁变性患者,由于导管在肺动脉内反复移动、气囊过度充气所致。应注意气囊内保持适当的充气量并严密监测肺动脉压力改变。?;

6、导管在心腔内扭曲、打结?:导管质软、易弯曲,插入血管长度过长发生扭曲、打结。应注意导管置入长度,从右心房入肺动脉一般不应超过15厘米,发现扭曲应退出。

肺动脉导管的护理?

麻醉护士不仅要掌握肺动脉导管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还要熟练掌握整套测压装置的连接、管腔的护理、测压方法及各监测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一)术中监测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导管置入约45cm时,准确向球囊内注入规定量的气体(一般约为0.8~1.5ml);

3、送管过程中密切监测心电图波形及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病人反应,发现异常心律要及时报告医师并给予处理;

4、妥善固定并紧密连接好各管道及测压装置,排尽空气,严防连接处松脱而造成出血、空气栓塞等不良后果。?

(二)置入导管后护理?

1、检查导管置入长度,测压装置连接是否正确,每小时用0.01%的肝素生理盐水3~5ml冲洗测压管道1次,以保证管道通畅。进行各项操作时,要小心仔细,以防导管牵拉脱出。烦躁病人加约束带以保证安全;

2、正确进行测压操作护理要点∶

①正确连接各测压管,压力换能器应与压力计隔膜紧密接触,充满液体,严防空气进入;

②准确记录测量数据,波形有异常变化时,及时查找原因并调整好导管的位置;

③校零方法与时间、影响压力测定的因素、局部与全身的观察?同中心静脉监测;

3、持续监测时,导管顶端最好在肺动脉内;不测压时,导管气囊应处于放气状态。需记录肺小动脉嵌入压时,再向气囊内充气,充气时注意充气量要适量,不超过1.0ml,缓慢充│气,尽量缩短嵌顿时间,应在2~3min以内,防止肺梗死的发生。充气过度会引起气囊破裂而形成气栓,如怀疑气囊破裂时,应将注入气囊的气体抽出,同时拔除导管;

4、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为72h,病情稳定应及早拔管。拔管时应在监测心律变化的条件下进行。拔管后24h内应注意局部有无渗血及肢体有无肿胀等;

5、心理护理护士在导管置入的全程监护中始终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耐心向患者说明监测的意义,观察患者的反应,满足其需求,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打消他们的各种顾虑,使监测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zlff/1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