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太干燥了,出门记得带上水。”
“我的补水面膜、乳液频繁空瓶,还是皮肤干燥!”
“睡前喝了点水,可是又渴醒了。”
“眼睛好干,下班后买眼药水去。”
······
转眼之间就到“寒露”节气,在岭南地区,中午依然“艳阳高照”。不知不觉中,“秋燥”已经明显干扰了我们的生活。最近大家有没有觉得上述这些话语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了。
“医生,我是不是得了秋燥综合征了?”
“非也!”
由于秋令气候特点,出现影响身体的“干燥”症状,我们称为“秋燥”,但是“干燥综合征”是风湿病中的一种疾病,却不是这么简单,今天小禅养请来中医科的陆柳丹医生,与大家普及一下“干燥综合征”。
陆柳丹
主治中医师
中西医结合硕士
一、干燥综合征——旷日持久的人体旱灾
陆柳丹医生说,“干燥综合征”可不是简单的干燥,它有自己特定的“境界”,才配得上“综合征”这个头衔!如何对抗“干燥综合征”?今日为大家送上这篇非常“滋润”的“鸡汤”。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害外分泌腺,包括泪腺及唾液腺等,唾液及泪液分泌减少会引起眼干口燥、猖獗性龋齿、吞咽干性食物有困难、反复腮腺肿大。干燥综合征还会侵犯呼吸道、消化道、肾脏、肌肉、关节、血管等腺体以外的器官,造成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
(1)口干燥症因唾液腺病变,使唾液黏蛋白缺少而引起下述常见症状:①多数患者诉有口干,严重者因口腔黏膜、牙齿和舌发黏,以致在讲话时需频频饮水,进固体食物时必需伴水或流食送下。②猖獗性龋齿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约50%的患者出现多个难以控制发展的龋齿,表现为牙齿逐渐变黑,继而小片脱落,最终只留残根。③成人腮腺炎,50%患者表现有间歇性交替性腮腺肿痛,累及单侧或双侧。大部分在10天左右可以自行消退,但有时持续性肿大。少数有颌下腺肿大,舌下腺肿大较少。④舌部表现为舌痛,舌面干、裂,舌乳头萎缩而光滑。⑤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或继发感染。
(2)干燥性角结膜炎此因泪腺分泌的黏蛋白减少而出现眼干涩、异物感、泪少等症状,严重者痛哭无泪。部分患者有眼睑缘反复化脓性感染、结膜炎、角膜炎等。
(3)其他浅表部位如鼻、硬腭、气管及其分支、消化道黏膜、阴道黏膜的外分泌腺体均可受累,使其分泌较少而出现相应症状。
2.系统表现
除口、眼干燥表现外,患者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低热等。约有2/3患者出现系统损害。
(1)皮肤可出现过敏性紫癜样皮疹,多见于下肢,为米粒大小边界清楚的红丘疹,压之不褪色,分批出现。每批持续时间约为10天,可自行消退而遗有褐色色素沉着。
(2)关节关节痛较为常见,多不出现关节结构的破坏。
(3)肾约半数患者有肾损害,主要累及远端肾小管,可出现肾小管酸中毒。小部分患者出现较明显的肾小球损害,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甚至肾功能不全。
(4)肺大部分患者无呼吸道症状。轻度受累者出现干咳,重者出现气短。肺部的主要病理为间质性病变,另有小部分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有肺纤维化及重度肺动脉高压者预后不佳。
(5)消化系统可出现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患者可有肝脏损害。
(6)神经少数累及神经系统。以周围神经损害为多见。
(7)血液系统本病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或(和)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下严重者可出现出血现象。本病淋巴肿瘤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正常人群。
二、干燥综合征如何中医调治?
“燥胜则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医认为干燥综合征与人体阴液亏虚有关,而燥邪致病最易耗伤人体的阴津,所以进入秋天这种干燥季节,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往往更易反复、加重,所以我们应该有效进行相关预防,避免病情加重。
中医主要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养阴清热、益气生津、活血解毒、舒肝解郁等方法进行治疗,尤其能改善患者口干肤痒、关节疼痛、大便干燥等症状。但中医诊病结合每个病人具体的四诊情况而制定方药,切忌生搬硬套。但在应用这些药物之前,建议您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应用。国医馆国药馆的中药膏方的调护也是便捷的选择。通过中药治疗,发现病程较短的早期患者症状改善较快而明显,但对病程较长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慢。因此建议患者一有口干、眼干等干燥情况要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如是干燥综合征就要及时治疗,切莫拖延。
三、干燥综合征如何调护?
1、平时饮食要少食辛辣燥热之物,如羊肉、狗肉、炒货、荔枝、桂圆、火龙果、芒果、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注意补充水分,杜绝烟酒。
2、应戴防护镜,避光避风,保持室内湿润;平时可以用桑叶、枸杞、菊花泡茶喝,及进食药膳。
3、餐后勤漱口,减少口腔感染。洗澡时少用或不用碱性肥皂,选用中性肥皂。
4、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保持在18℃-21℃。
5、在饮食上要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及甘凉生津之品,如生梨、荸荠、百合、芦根、枫斗、蜂蜜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像藕、甘蔗、秋梨、百合、银耳、柑橘、山楂、苹果、葡萄、柿子等,都是调养佳品。
6、中医认为悲和忧同为肺志,而肺应秋,所以秋天人的情绪往往会被带动秋悲伤感,远离这样不佳的情绪可以通过增加接触阳光时间,天气比较美好的日子可以与三两好友或者家人到户外多多走动,晒晒太阳,调动自身积极情绪,消除不良情绪。
7.干燥综合征患者出现眼干、泪少、畏光等症状时,应该怎么办?
答:我们应该注意:
★⑴注意用眼卫生。
★⑵有异物感时,不用不洁净的手或手帕揉擦眼睛,可用无菌棉棍擦拭眼内眦。
★⑶不在强光下阅读书籍,减少眼部疲劳。
★⑷外出需佩带墨镜,减少紫外线强光刺激眼睛。
★⑸发生眼炎时要遵照医嘱选择眼用消炎药,按时点药。
★⑹可选择人工泪液作为日常保健用药,缓解眼部之干燥不适。
★⑺干燥性角膜炎的患者睡眠前应涂抹眼药,以保护角膜。
确认过眼神,你现在了解了干燥综合征了吗?
推荐一味对缓解秋天干燥的中药药膳,它就是被誉为九大仙草之一的石斛。味甘,微寒;入肺、胃、肾经。具有生津益胃、养阴清热、润肺益肾之功效。《本草纲目》谓其“脂膏丰富,滋阴之力最大”。
推荐禅医“禅养坊”药膳馆的两款秋季的药膳:“秋季润燥猪骨汤”和“秋季健脾养肺鱼尾汤”适合市民的防燥润肺、健脾和胃。
药
膳
推荐禅医“健脾养肺雪梨膏”
中医认为人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因而辨别体质、气候特点,方能引药归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时养生,天人相应。健脾养肺雪梨膏,正是根据秋季的气候特点和养生原则拟定,采集秋季的上等雪梨,选取国药馆的地道好药,再经中药专家古法精心煎煮,熬制入药成膏。每一道工序,看似平凡,却暗藏匠心。儿童每日1-2小勺,成人早晚只需1-2勺,入口甘甜,微苦绵长,起到健脾和胃,养肺生津的功效,是人们秋季养生保健的膏方,也是反复咳嗽,咽干声嘶的证属“脾虚肺弱”患者的良药,对于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的亚健康人群尤为合适。
禅医禅养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