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01
概述
1.喉梗阻时进行穿刺的部位是环甲膜。
2.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3.吸气性呼吸困难见于喉头水肿、痉挛、气管异物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机械性梗阻,可表现为“三凹征”。
4.呼气性呼困难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常由小支气管痉挛、狭窄,肺弹性减弱引起。
5.混合性呼吸困难:由肺部组织广泛病变,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
6.咯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40岁以上且有长期大量吸烟史者要高度警惕支气管肺癌。
02
急性呼吸道感染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
2.成人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引起,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因是感染,常见诱因为劳累、受凉。
4.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6.病毒感染者常选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常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为()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真菌
E.螺旋体
03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吸烟是最重要的发病因素。
2.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治疗以控制感染为主。
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病因是慢性支气管炎。
4.慢阻肺特征性症状是慢性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5.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典型胸廓:出现桶状胸。
6.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首选检查:肺功能检查。
7.评价气流受限的一项敏感指标:FEV1/FVC。
8.胸部叩击宜在饭后2小时至饭前30分钟完成。
9.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应卧床休息,稳定期可适当活动。
10.低氧血症可鼻导管持续低浓度(28%~30%)低流量(1~2L/min)吸氧,避免吸入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每日氧疗时间不少于15小时。
1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稳定期患者应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
12.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并发自发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
2.慢性支气管炎发生的病因不包括()
A.天气寒冷
B.吸烟
C.感染
D.大气污染
E.高热量饮食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功能锻炼正确的方式是()
A.胸式呼吸
B.平静呼吸
C.腹式呼吸
D.用力呼气
E.快速呼吸
04
支气管哮喘
1.是由吸入过敏原触发或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
2.支气管哮喘典型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性的喘息、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3.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也是哮喘重度发作患者首选药物。
4.沙丁胺醇为吸入法的首选,机制为兴奋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5.重、危重症哮喘应行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等综合治疗。
6.哮喘的常见并发症:气胸、呼吸衰竭、肺不张。
7.哮喘患者一般吸氧流量:2~4L/min。氧浓度
和氧流量的换算公式: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8.氨茶碱的作用机制为扩张支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9.尼可刹米可兴奋呼吸中枢。
10.哮喘患者应多饮水,每天饮水ml以上。
11.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宜取卧位是端坐位。
4.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阿米巴痢疾
B.急性白血病
C.支气管哮喘
D.活动性肺结核
E.军团菌肺炎
0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慢性支气管炎并发COPD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最主要病因。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机制是肺功能和/或结构的不可逆改变,肺动脉高压形成是先决条件。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急性呼吸道感染。
4.肺源性心脏病X线检查:肺动脉高压征,右心室肥大。
5.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时应给予24小时低流量(1-2L/min)持续吸氧。
6.肺性脑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首要死亡原因。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衰时,主要的治疗措施是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
5.慢性肺心病发病的关键环节是()
A.气管阻塞
B.肺泡膨大
C.右室肥大
D.肺动脉高压
E.右房肥大
6.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措施不包括()
A.控制肺部感染
B.纠正心力衰竭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迅速利尿,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前负荷
E.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电解质紊乱
7.肺性脑病不能用高浓度吸氧,主要是因为()
A.缺氧不是主要因素
B.可引起氧中毒
C.可解除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兴奋性
D.促使CO2排出过速
E.诱发代谢性酸中毒,使缺氧更加严重
06
支气管扩张症
1.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最常见病因。临床表现是长期咳嗽伴咳脓痰和反复咯血。
2.支气管扩张症病变部位持续湿啰音,部分患者有杵状指。
3.大咯血出现窒息征象者取头低足高俯卧位,头偏向一侧。
4.支气管扩张痰液分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混浊黏液,下层为脓性物和坏死组织。
5.确诊支气管扩张的首选检查:胸部CT。
6.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饭前进行体位引流:患侧位于高处。
07肺炎
1.肺炎链球菌肺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肺炎类型。
2.肺炎链球菌肺炎典型者痰液可呈铁锈色,发热常为稽留热,治疗首选青霉素。
3.肺炎链球菌肺炎好发于青壮年;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
4.痰培养见肺炎球菌对诊断肺炎链球菌肺炎有价值。
5.肺炎链球菌肺炎病变消散后肺组织结构无损伤。
6.肺炎患者减轻胸痛最常用患侧卧位。
疾病名称
临床表现
治疗药物
肺炎链球菌肺炎
急性起病,稽留热,伴头痛和全身肌肉酸痛。铁锈色脓痰
首选青霉素。
支原体肺炎
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可有少量黏痰或浓痰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军团菌肺炎
稽留热同时伴有寒战。咳嗽,少量黏痰,可伴胸痛、呼吸困难等。急性病容,两肺湿啰音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砖红色胶冻样痰
首选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驰张热,翠绿色脓性痰
有效的抗菌药物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
8.支气管肺炎患者,做X线检查时,可发现其典型X线征象是
A.多发球形致密阴影()
B.粟粒状阴影
C.点片状阴影
D.肺纹理增强
E.纤维条索状阴影
9.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关键措施为()
A.卧床休息
B.防止并发症
C.对症处理
D.选择有效抗生素
E.注意补充营养
08结核
1.肺结核的结核菌对于光照,紫外线照射非常敏感,在烈日下曝晒2~7小时或煮沸5分钟即可被杀死。
2.肺结核以飞沫感染最常见,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呼吸道隔离。
3.结核菌可引起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原发病灶和肿大的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称为原发综合征。三者构成哑铃形阴影后叶素,取患侧卧位。
4.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病的特异依据,胸部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
5.结核菌素试验:取0.1mL.结核菌素稀释液在前臂掌侧做皮内注射,注射后48~72小时测皮肤硬结直径。
6.结核菌素试验皮肤硬结直径如小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以上或局部有水疱、坏死为强阳性。
7.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仅表示有结核菌感染,并不一定患病。
8.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9.结核菌素试验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比成人高。
10.肺结核患者长程化疗疗程为12-18个月,短程为6-9个月。
11.肺结核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
12.常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等。
13.异烟肼主要不良反应有周围神经炎;利福平可出现消化道不适,流感综合征,过敏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链霉素的不良反应有听力损害和肾功能损伤;乙胺丁醇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
14.浸润型肺结核为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
15.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在mL以内。
16.中等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为-mL。
17.大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在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大于mL。
18.对肺结核患者痰液处理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焚烧。
19.肺结核痰抗酸杆菌检查阳性表明病灶是开放性的,具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10.肺结核最直接有效的诊断方法是()
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B.磁共振检查
C.结核菌素试验
D.胸部X线检查
E、痰结核菌检查
11.最为常见的继发型肺结核类型是()
A.胸内淋巴结核
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C.浸润性肺结核
D.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E.结核性胸膜炎
09
肺脓肿
1.肺脓肿最多见的致病菌是厌氧菌。
2.肺脓肿临床表现为高热(多为弛张热)、咳嗽,咳大量脓痰。
3.慢性肺脓肿常有杵状指、贫血和消瘦。
4.肺脓肿的关键性治疗是抗菌和痰液引流。
12.肺脓肿最多见的致病菌是()
A.厌氧菌
B.支原体
C.肺炎球菌
D.链球菌
E.黄色葡萄球菌
1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支气管肺癌常见高音调金属音咳嗽,部分患者以咯血为首发症状。
2.支气管肺癌癌肿压迫并侵犯邻近组织的征象:①声音嘶哑,多系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引起;②膈肌麻痹;③上腔静脉综合征等。
3.患者持续痰中带血最可能的疾病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4.手术治疗是肺癌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早期肺癌的首选。
5.霍纳综合征: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球结膜充血额部少汗等。
6.鳞癌多见于老年吸烟男性。
7.小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癌)恶性度最高,对化疗、放疗敏感。
8.筛查肺癌最常用和首选的方法:胸部X线。确诊肺癌最常用和首选的方法:CT检查。
9.痰脱落细胞检查是简单有效的早期诊断肺癌的方法之一。
10.化疗时注意血白细胞总数,当白细胞总数降至3.5x/L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当白细胞总数降至1x/L时,做好保护性隔离。
11自发性气胸
1.气胸常继发于慢阻肺,诱因常与持重物、剧烈运动、剧咳、用力排便、打喷嚏等用力屏气动作,使呼吸道内压力突然增高有关。
2.气胸患者呼吸困难时首先应胸腔穿刺排气。
3.对气胸诊断最有意义的是X线检查。
4.原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高体形男性青壮年。
13.单纯性气胸少量积气的首选治疗是()
A.暂不排气,观察病情
B.紧急排气,用粗针刺破胸膜
C.人工气胸箱排气
D.立即手术
E.闭式引流,连续负压吸引
12呼吸衰竭
1.COPD是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
2.呼吸衰竭分为Ⅰ型呼吸衰竭(仅缺氧)、Ⅱ型呼吸衰竭(伴CO2潴留PaCO2>50mmHg)。
3.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禁用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吗啡。慎用其他镇静剂,如地西泮等。
4.诊断呼吸衰竭的主要检查是血气分析。
6.呼吸衰竭患者卧位:半卧位或坐位。
7.Ⅰ型呼吸衰竭给予较高浓度(>35%)。
8.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给予低浓度(30%-35%),低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
13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4小时禁食禁饮,术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1mg。
2.采集动脉血标本后,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将其保存于4℃环境中,但不得超过2小时,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3.纤维支气管镜的适应症,包括中心性肺癌、不明原因的咯血、中心性肺占位、主支气管狭窄。
获取更多临考指导及上岸经验,请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