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方法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策略
饮食保健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新进展

本书系统介绍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为从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教材,也对呼吸科医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科研只有与临床结合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其价值。多年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在科研中强调以科研促进医学的发展,解决临床医学问题,再以临床检验科研结果。本书将科研和临床一起讨论,体现了这一思路。

本书从第页开始用了7页的内容详细阐述了丹参酮IIA治疗肺动脉高压及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基础与临床。近十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推动,先后有研究者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李彦芳等人的研究发现,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第3类肺动脉高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STS40mg/d,静脉滴注,治疗八周后,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提高,超声心动图测得平均肺动脉高压力降低。胡水秀发现STS40mg/d,静脉滴注,治疗14d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栓前状态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王健等人纳入5例包括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在内的,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住院患者,使用西地那非(20mgtid)治疗至少3个月而没有得到很好的疗效。再改用或加用STS治疗8周后,患者肺动脉压的下降范围为14-45mmHg(平均28.6±12.5mmHg),RV(右心室)大小减少范围为0-10(平均,4.2±1.6mm)。所有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提高,从基线值的63m提高到m(平均.4±40.7m),Borg呼吸困难评分从最大值9显著下降到1或0(P=0.),世界卫生组织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从Ⅲ或Ⅳ级下降到Ⅱ级。研究表明,STS对单独使用或联用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含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显著有效,而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该研究得到杂志编委会的重视,同期配发编者按,并高度评价为“该研究作为STS作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一种,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首个临床研究。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效果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zlff/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