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方法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策略
饮食保健

怀胎6月孕妇猝死祸起你可能也有的习惯

  近日,浙江大学医院下沙院区急诊室,接收到一位因急性肺栓塞猝死的孕妇,医院急诊、监护室、呼吸内科等多科医生全力抢救,这名孕妇最终竟起死回生,但肚里的孩子却在妈妈猝死时,永远离去了。

  呼吸内科主任应可净教授事后与这位孕妇聊天,非常感慨:“如果这位妈妈能早点   出事的李女士今年才23岁,她是文职人员,平时工作坐在办公室里,不大需要走动。因为是第一胎,家里人也很看重,保护得紧,怀孕后吃的都是高脂高蛋白的“好东西”,上下班老公汽车接送,在家也是小心翼翼保胎,不大活动。就这样,李女士顺利怀孕到6个月,全家人正高高兴兴地等待着宝宝的降临。

  半个月前,李女士时有感到腿痛、抽筋,她想大概是胎儿长大了,需要的养分开始变多,自己可能有点缺钙,多补补钙就好了,也没有重视。

  出事那天,李女士还在上班,一开始只是觉得下肢酸痛,有些胸闷、头晕,她还以为是正常的“妊娠反应”,当她起身上卫生间时,突然发生晕厥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头破血流。还好同事们还算镇静沉稳,马上将她送到离医院下沙院区,并通知了家属。

并发心脏骤停的肺栓塞生存率不到5-10%李女士侥幸捡回一条命

  李女士送医时已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还未等急诊医生明确判断出病因,已心跳骤停。医护人员紧急开始心肺复苏抢救,同一时间,医院周道扬副院长、监护室朱涛主任、呼吸内科应可净教授、邵方淳医生等都急速赶到现场参与抢救,最终判断,李女士猝死的原因是大面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简称肺栓塞)。

  “孕妇因为情况特殊,盲目溶栓可能会有大出血的风险,因此抢救起来要考虑的因素特别多,”应可净教授说,最终,她根据李女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最合适、最精准的溶栓方案,各位医护人员竭尽全力,终于救回了李女士一条命。

  1个月后,李女士得以康复出院。

孕产妇是肺栓塞高危人群

网络图

  应可净教授说,每年,医院都会碰到七八位孕产妇合并肺栓塞,有的孕妇情况非常凶险。

  “肺栓塞70%~95%是由于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的。孕产妇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血管,同时血液凝集因子增加、孕酮升高等因素,是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高危人群。”

  调查表明,中国妊娠合并肺栓塞,居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妊娠期合并肺栓塞,为同年龄非孕妇的7倍。从年龄分析,40岁以上、多次妊娠史的孕产妇,发生肺栓塞的风险是30岁以下的初产妇的20倍。

什么是肺栓塞?

我们平时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肺栓塞”,而它却差点要了年轻人的命,那么,到底什么是“肺栓塞”呢?“肺栓塞”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被栓子阻塞,使其相应供血组织血流中断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肺栓塞最常见的栓子是来自静脉系统血栓。原发部位以下肢深静脉为主,尤其是各种手术中或手术后24-48小时发生。同时,慢性心肺疾病,感染的细菌栓子、肿瘤的瘤栓、妊娠、避孕药、脂肪、空气、寄生虫和异物都可引起肺栓塞。其诱因多为卧床少动、创伤、肥胖、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吸烟及某些凝血、纤溶机制的先天性缺陷等,而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为血流停滞、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壁损伤。像以上患者由于上班长时间坐着不动,造成下肢血液回流速度减慢,逐渐聚集形成血栓,最终导致肺栓塞,而肺栓塞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造成猝死。

肺栓塞容易出现漏诊、误诊

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这些被大众熟知的疾病相比,人们对肺栓塞的了解并不多。事实上,肺栓塞是一种很常见疾病,只不过大部分肺栓塞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甚至平时毫无症状,甚至出现肺动脉高医院就诊,最终延误了治疗时间。同时,肺栓塞容易与肺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疾病误诊,但只要患者病史中存在肺栓塞的原因,而有没有其他原因,应考虑到肺栓塞可能,并结合肺动脉造影就可明确诊断。

出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困难要注意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典型的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联症症状仅存在于极少数患者中。

1.呼吸困难和胸痛:发生率达80%以上,与心肌梗死非常类似;

2.咯血:见于慢性肺梗塞患者;

3.晕厥:常常是肺梗塞的征兆。

专家提醒:当出现胸闷或胸痛、心慌、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要想到肺栓塞的可能,及早检查确诊,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疗。

哪些人群易发肺栓塞

除了长期久坐的上班族,术后发生的肺栓塞在外科也屡见不鲜,重者可发生猝死。检查显示:60%的住院死亡患者都患有肺栓塞,肺栓塞已成为住院患者的三大死因。包括各种创伤或骨折手术、因各种内外科疾病住院,长时间卧床的患者。

长途旅行的人群(时间超过6小时),也容易发生静脉血栓,尤其是乘坐经济舱远程飞机旅行的人。因为长时间上网打游戏而患静脉血栓的青少年患者、孕产妇、40岁以上肥胖或有血脂异常的人也是该病易发人群。

识别危险因素,早期预防

早期识别危险因素和早期预防是防止肺栓塞发生的关键。因此,在一般人群中加强健康教育,在高危人群中加强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对危险人群来说,改变生活方式很重要,如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低脂、低盐、易消化,避免使用含丰富维生素K的食物。

久坐族,你要担心了!

怀孕期间不要久坐久站及久卧发现单侧下肢特别浮肿要格外重视

网络图

  因深静脉血栓堵塞肺动脉导致的肺栓塞,事前症状并没有特异性,难以识别,因此死亡率高,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所以如果在血栓还没有形成,或者血栓还在下肢静脉没有流动到肺动脉时,孕产妇就能进行早期的干预和治疗,那么可以非常有效地阻止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

来源:网络;获知更多直销行业资讯,请访问直销堂网(







































h1软文内容分层次剖析
企业如何快速制作一个手机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zlff/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