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方法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策略
饮食保健

人的一生,罹患重疾概率超过72

在中国,内地所有人寿保险公司的重疾前25种都是统一的,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规范定义。

1、恶性肿瘤

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

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人体,除了头发和心脏,身体的任何地方均有癌变可能。

我国每1万人就有27人患癌/年,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全国年新发病例.2万。

指恶性细胞不受控制的进行性增长和扩散,浸润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可以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扩散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临床诊断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恶性肿瘤范畴。

2、急性心肌梗塞

指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相应区域供血不足造成部分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在中国近年明显上升,每年新发至少50万。

指因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相应区域供血不足造成部分心肌坏死。须满足下列至少三项条件:

(1)典型临床表现,例如急性胸痛等;

(2)新近的心电图改变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3)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动态性变化;

(4)发病90天后,经检查证实左心室功能降低,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50%。

3、脑中风后遗症

中风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是指在脑中风发病一年后,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中风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中风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

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位脑中风新发患者。

指因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引起脑血管出血、栓塞或梗塞,并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以上障碍: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

(2)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以上。

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重大器官移植术,指因相应器官功能衰竭,已经实施了肾脏、肝脏、心脏或肺脏的异体移植手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指因造血功能损害或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已经实施了造血干细胞(包括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脐血造血干细胞)的异体移植手术。

不同器官移植预后不尽相同,肾移植在器官移植中疗效最显著,患者存活率超过97%。肝移植目前术后1年生存率为80%~90%,5年生存率达到70%~80%,最长存活时间可达30多年。

5、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搭桥术是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手术的方法是通过使用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动脉或静脉血管,给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的远端供血。手术从患者身上取下一段正常血管,一端与升主动脉相连,另一端与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远侧相连。因为这种手术方法如同架桥,所以形象将之称为“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心病发生率:城市38人/1万,农村25人/1万,男性33人/1万,女性23人/1万。

指为治疗严重的冠心病,实际实施了开胸进行的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的手术。

6、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与尿毒症的概念类似,只是诊断标准有所差异。一般认为当小球滤过率降至15ml/(min.1.73m2)以下时即可诊断。也就是说当慢性肾脏病到了5期时就进入了终末期肾脏病阶段。在终末期肾脏病的早期可无明显不适,但随着肾功能的进行性下降,毒素在体内进一步蓄积,可引起尿毒症的各种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纳差、皮肤瘙痒、口氨臭味、水肿等,并可出现贫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在我国,年患者已达万人,3.6人/10万/年。

指双肾功能慢性不可逆性衰竭,达到尿毒症期,经诊断后已经进行了至少90天的规律性透析治疗或实施了肾脏移植手术。

7、多个肢体缺失

在我国,每年意外事故造成残废的概率5人/1万。

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肢体自腕关节或踝关节近端(靠近躯干端)以上完全性断离。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肢体自腕关节或踝关节近端(靠近躯干端)以上完全性断离。

8、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相当于国外报道的暴发性肝炎或暴发性肝功衰竭。急重肝系指因肝细胞功能损害在起病10天以内出现肝性脑病,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具有起病急、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

在我国,肝炎的发病率为50人/1万/年。

指因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脏组织弥漫性坏死,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且经血清学或病毒学检查证实,并满足下列全部条件:

(1)重度黄疸或黄疸迅速加重;

(2)肝性脑病;

(3)B超或其它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体积急速萎缩;

(4)肝功能指标进行性恶化。

9、良性脑肿瘤

是指生长在颅内某一部位(多在脑神经组织外),组织分化良好,生长缓慢,多能根治的肿瘤。如脑膜瘤、垂体腺瘤、胚胎残余性肿瘤及血管肿瘤等。

在我国,2.3人/1万/年。

指脑的良性肿瘤,已经引起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为视神经乳头水肿、精神症状、癫痫及运动感觉障碍等,并危及生命。须由头颅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检查(MRI)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并须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

(1)实际实施了开颅进行的脑肿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手术;

(2)实际实施了对脑肿瘤进行的放射治疗。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当肝脏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损害,可以引起肝脏形态结构的破坏(变性、坏死、肝硬化)和肝功能的异常。但由于肝脏具有巨大的贮备能力和再生能力,比较轻度的损害,通过肝脏的代偿功能,一般不会发生明显的功能异常。如果损害比较严重而且广泛(一次或长期反复损害),引起明显的物质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胆汁的形成和排泄障碍及出血倾向等肝功能异常改变,称为肝功能不全(hepaticinsufficiency)。严重肝功能损害,不能消除血液中有毒的代谢产物,或物质代谢平衡失调,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肝性脑病),称为肝功能衰竭(hepaticfailure)。

指因慢性肝脏疾病导致肝功能衰竭。须满足下列全部条件:

(1)持续性黄疸;

(2)腹水;

(3)肝性脑病;

(4)充血性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1、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

1、脑炎极期高热40℃以上,抽风,昏迷,肢体痉挛,浅反射消失,肌张力增强,可见脑膜刺激征及锥体束征,病程约4~10天,此期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脑炎后遗症期指发病6个月后不恢复者,后遗症的相关发生率高低不一(7%~20%),以失语、癫痫、精神失常、痴呆、肢体弯曲畸形、扭转痉挛等较为多见。

3、脑炎恢复期低热多汗,失语或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肢体麻痛,不能自主运动,痴呆等,偶见有震颤,肢体挛缩,扭转痉挛及精神异常等脑炎后遗症候群。

每年大约有23万病毒性脑炎患者。

指因患脑炎或脑膜炎导致的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指疾病确诊天后,仍遗留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障碍:

(1)一肢或一肢以上肢体机能完全丧失;

(2)语言能力或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

(3)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

12、深度昏迷

指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和体内需求均无反应,昏迷程度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lasgow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jbhyz/1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