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2日,受肺动脉高压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共同委托,协同医疗健康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中国肺动脉高压标准化诊疗工作手册》审稿会,肺动脉高压标准化诊疗专家组莅临现场。
翟振国教授首先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并明确本次会议的目的及意义。肺动脉高压(PH)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诊治相对复杂,涉及呼吸、心内、风湿免疫、心血管外科、影像科、介入科等众多学科,构建多学科诊治的标准化体系,有助于让更多的患者得到规范化的早期诊治从而获益。各位与会专家均在该疾病领域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在《中国肺动脉高压标准化治疗工作手册》审稿过程中,积极建言献策。
而后,万钧教授进行了《中国肺动脉高压标准化诊疗工作手册》的编写工作汇报,具体阐述工作手册的编写进展及体例。随之,针对初稿中“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与分类,肺动脉高压可能性超声评估,肺动脉可能病因筛查、右心导管检、功能评价、治疗策略”等章节,翟振国、柳志红、杨媛华、顾虹、熊长明、程兆忠、许小毛、易群、万钧等十几位教授进行深入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翟教授特别强调,在工作手册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流程图和表格的优势,使得诊疗流程标准化的表达更为清晰。与此同时,他还同与会专家确定下一阶段任务的明确分工,专家们纷纷表示愿为我国肺动脉高压诊疗规范化及标准化事业贡献力量。
会议最后环节,翟振国教授进一步指出,“肺动脉高压规范化管理评估考核指标”由人员资质、团队建设、科研能力建设、诊疗技术、培训及教育和工作量考核等多方面因素构成,上述因素共同推动肺动脉高压疾病领域医学水平的发展。
本次《中国肺动脉高压标准化诊疗工作手册》审稿会上,专家们的建议和共识对提升肺动脉高压(PH)诊断理念,推进肺动脉高压(PH)诊疗程规范以及标准化方面意义重大。专家们希望通过《手册》,帮助指导基层医务工作者,识别并诊治肺动脉高压疾病,增加患者及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认知,全面提高我国对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意识,为提高领域内医疗临床诊疗水平贡献价值。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