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我迫切想知道我儿子生前是否遭受过殴打。“经过初步的尸表检验,并未发现明显的外伤痕迹。”“但为何我儿子脸上和胸前出现大片大片的红色,难道这不是被人打伤的吗?”“在法医学领域,这种红色现象被称为‘尸斑’,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形成原因如下……”在法医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死者的家属对尸体现象提出疑问,其中一些看似“不正常”的现象往往触动他们的敏感神经。例如,皮革样化现象就常常让家属困惑,他们可能会误认为死者是“中毒”了。然而,在法医眼中,这种变化是由于水分迅速蒸发导致的局部干燥,被称为“皮革样化”或“局部干燥”。它通常出现在尸表皮肤薄弱区域,如口唇、阴囊,或在表皮剥脱、索沟、烫伤等损伤部位。高温、干燥且流动快的空气环境容易形成皮革样化。与皮革样化不同,尸斑是几乎每具尸体都会出现的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血液在尸体低下部位的血管内凝固,使得血液不流通,进而造成皮肤表面出现紫红色斑痕。有时,家属可能会将尸斑误认为是损伤,但通过我们的专业分析,可以轻松区分这两者。尸斑通常呈现紫红色,且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而皮下出血则呈现点状或片状,颜色可能更暗。
在法医工作中,准确区分这些尸体现象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对于判断死因、揭露真相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断磨练自己的专业技能,以确保在面对这些疑问时,能够给出准确、专业的解答。就形成方式而言,尸斑是死后血液坠积的结果,而皮下出血则是生前的外伤所致。在部位上,尸斑主要出现在尸体低下且未受压的部位,而皮下出血则可出现在体表的任何位置。在范围上,尸斑的范围广泛且边界模糊,而皮下出血的范围则相对局限,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的边界清晰。至于颜色,尸斑的颜色与死因、环境温度以及死后经过的时间密切相关,而皮下出血的颜色则与受伤时间和出血程度有关,且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另外,从皮肤状况来看,尸斑处的皮肤通常保持完整,而皮下出血处的皮肤可能伴有表皮剥脱。
要区分尸斑与皮下出血,最直接的方法是切开皮肤进行观察。尸斑的皮下组织内无凝血及出血现象,且早期尸斑切开后血管内会有血液流出,易于擦去。相比之下,皮下出血的局部组织内会有凝血及出血现象,这是生活反应的证据,且这些凝血与出血无法通过擦拭或水冲去除。
此外,法医在处理头颈部处于低位的尸体时需特别小心,因为此时尸斑可能会出现在头颈部,给法医带来不小的困扰。肿胀的面部皮肤与充血的双眼结膜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是勒颈致死,但实际上这是尸斑形成的正常现象。因此,法医必须具备准确区分这些现象的能力,以确保判断的准确性。有些猝死的尸体,尤其是心源性猝死或由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引发的猝死,会出现口腔溢血的情况。这种溢出的血液通常是正常的颜色,因为血管破裂导致血液从呼吸道流出。然而,随着尸体死亡后时间的推移,腐败过程将开始,腐败的血水也会从口鼻腔里溢出。这些现象虽然容易被误解,但却是法医在尸体勘验中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