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疾病症状
治疗方法
疾病后遗症
疾病诊断
预防策略
饮食保健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栓塞临床误诊分析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栓塞临床误诊分析

王树岩、马立群、陈瑾、那开宪

医院医院心脏中心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预后不良,易与多种心肺疾病混淆,尤其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如何及时正确诊治慢性肺栓塞,降低病死率,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医院心内科病房年3月~年12月收治的32例CHF合并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2例患者均系年3月~年12医院心内科病房收治CHF患者。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2.9±11.5)岁,CHF病史0.5~16年。心功能Ⅱ~Ⅳ级,其中Ⅲ~Ⅳ级15例,符合NYHA标准(符合ACC/AHACHF年诊疗指南标准)。全部病例均有心脏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1.2肺栓塞的诊断依据

肺栓塞的确诊标准除病史、症状、体征外,必须具有以下3项标准之一者方入选确诊病例:①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或堵塞;②肺通气灌注扫描发现肺叶或肺段的放射性缺损区而通气扫描正常;③高危人群有典型临床表现,伴有不能解释的低碳酸血症、D-二聚体升高、胸部X线显示单侧肺纹理稀疏、右室负荷加重的心电图表现,超声心动图:右房或肺动脉内异常回声;右心扩大,肺动脉高压。

1.3基础疾病

心脏基础疾病分别是扩张型心肌病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3例,冠心病12例(6例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老年性心瓣膜病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例,高血压心脏病4例,CHF伴房颤4例。其他合并症:下肢静脉血栓4例,2型糖尿病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肿瘤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1.4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较明显的CHF表现,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加重、胸痛12例,咯血5例(同时具备典型三联征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仅4例),心悸、胸闷12例,发热4例,咳嗽、气促20例,晕厥1例,肺部罗音16例,有少到中量胸腔积液7例,心脏扩大15例,P2亢进7例,三尖瓣关闭不全杂音5例,有少量心包积液4例,肝大、颈静脉怒张9例,下肢水肿15例,双下肢周径差值1.0cm者6例。

1.5辅助检查

①血气分析:POmmHg26例,PCOmmHg8例;②血浆D-二聚体测定:ug/L有20例;③胸部X线示:肺野局部浸润影9例,胸腔积液7例;④ECG:典型SⅠQⅢTⅢ改变4例,窦性心动过速12例,有不同程度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速、短阵室速及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6例。胸导ST-T改变24例,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4例,肺型P波1例。⑤超声心动图提示:均有1个或1个以上心房或心室扩大,舒张功能不全6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40.1±12.6)%。瓣膜不同程度损害11例,心房或心室有附壁血栓5例,右心室增大6例,三尖瓣返流9例,肺动脉高压11例。⑥下肢多普勒检查:下肢静脉血栓6例。⑦确诊检查项目:螺旋CT17例,肺通气灌注扫描22例。

1.6统计学方法

对CHF患者发生肺栓塞检出时间进行频数统计,并计算相应的检出率;在32例CHF患者中,计算肺栓塞的误诊率。

2、结果

2.1确诊情况

4例(12.5%)于发病2天内得到确诊;15例(46.9%)入院时误诊为冠心病、CHF症状加重,于入院的10~20d确诊;10例(31.2%)误诊为肺部感染,于入院后10~16d确诊;肺心病及右CHF3例(9.4%),于入院后14~21d确诊。

2.2治疗与转归

32例CHF患者除针对病因治疗外,按常规抗CHF治疗,经确诊为肺栓塞后近肺栓塞治疗。本组中5例因误诊或有禁忌而未予抗凝治疗,其余患者均于明确诊断后给予抗凝治疗,根据凝血酶原时间用5~7d低分子肝素,以后口服华法林维持。

3、讨论

CHF常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据国内外文献报道CHF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特别是同时伴有房颤、高脂血症、感染和长期卧床等情况下,存在形成血栓的病理基础,血液瘀滞和促凝因子的激活,临床存在较高的血栓事件,肺栓塞发生可能性增加。

CHF的发生、发展和症状改善等不同阶段均易发生血栓栓塞。高凝状态是指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机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凝血、纤溶以及体内抗凝系统等功能失调,血液的凝固性增高,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多种资料证实,高凝状态与心功能的严重程度有明显关系。CHF时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心脏扩大、局部血流异常、心肌梗死或心肌炎引起心内膜损伤、心律失常等容易形成心房和室腔内血栓;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促使动脉血栓的形成;CHF时静脉血栓形成则与血流滞缓,造成内膜缺氧和变性有关。此外,CHF患者常合并感染,感染可以诱发炎性因子产生并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CHF治疗中心功能改善时,心肌收缩力增强,房室壁活动幅度及速度增大,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回心血量也相应增加,心脏内血流速度加快,对附壁血栓形成更有力的冲击作用,心房和心室内原有的附壁血栓易于脱落;CHF改善时,部分房颤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心房从无规律的蠕动变成有节律的舒缩,使心房内的附壁血栓脱落;随着CHF改善,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动脉中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增大,动脉壁上的血栓受到血流冲击作用也大,栓子易于脱落;同时CHF改善后患者活动增加及下床行走,使静脉血栓易于脱落造成肺栓塞。因此,CHF患者易并发肺栓塞。经32例CHF伴肺栓塞患者分析误诊原因有以下体会和教训:①肺栓塞与CHF均存在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症状,但CHF治疗后胸闷气短症状应相应好转,如CHF治疗好转后,仍有不能缓解的胸闷气短,要考虑肺栓塞的可能;②查体要仔细,CHF病人心功能不全时可有P2亢进、三尖瓣杂音,但可随CHF治疗后P2亢进减轻,三尖瓣杂音消失,如上述情况仍存在要考虑肺栓塞的可能;③下肢周径不等大。下肢深静脉血栓为肺栓塞发生的主要原因,如双下肢周径不一样,要做下肢静脉超声、CTPA等进一步检查;④重视血气分析。CHF病人可有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经治疗后可以纠正,但如果CHF纠正后仍持续存在低氧血症要考虑肺栓塞;⑤D-二聚体测定。CHF病人可有D-二聚体升高,但一般ug/L,除非CHF较重。如果CHF经治疗控制后D-二聚体仍高,尤其ug/L,要考虑肺栓塞;⑥要重视心脏彩超报告有右心负荷增高者。一般来说CHF主要原因为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彩超均为左心负荷增加表现,如心脏彩超有右室负荷过重表现,在排除肺部疾病情况下要考虑肺栓塞的可能。

综上所述,凡CHF患者原有症状加重或突发呼吸困难,经相应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效果不明显,而患者有长期卧床、血液黏滞等肺栓塞诱因者,应考虑合并肺栓塞的可能,进行相应检查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及时有效地治疗可降低CHF合并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

·END·

礼乐医疗物理预防专刊

长按下面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怎么能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jbhyz/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