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不顾朋友、家人和医生的极力反对,42岁的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吴女士在自己怀孕后依然坚持生下孩子。
因严重缺氧,产后11天,吴女士右心功能衰竭,体外膜肺(ECMO)等生命支持系统无法撤除。
医院副院长、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陈鑫和全国著名肺移植专家陈静瑜联手为她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以及肺移植术。最终,吴吴女士度过难关。
笔者也管理了一个肺动脉高压的孕妇,简要描述如下:
患者,女性,35岁,年06月26日来我院
主诉:停经30周,胸闷气促1月余,加重20天
病史特点:
1、孕妇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11.26,预产期.9.2;
2、围产期健康档案未见明显异常;
3、入院1月余前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休息后缓解,未重视未诊治;入院前20天上述症状加重,稍活动即感胸闷气促,夜间不能平卧,短时平卧即感咳嗽气喘,尿量正常,仍未予重视;
4、入院1日前患者感胸闷不能耐受,医院就诊,查心超提示右心增大伴三尖瓣中度返流,估测肺动脉压重度升高,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测定正常;
5、入院后告病重,地塞米松6mg肌注促胎肺成熟后转至我院。
既往史:
患者14年前因外伤肝破裂行肝裂伤修补+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门脉高压,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平素血小板30-40*10E9/L,曾至外院就诊,输血治疗,无好转。
否认糖尿病史。否认房颤病史。无消化道出血或其它部位出血病史。
入院查体:T36.9℃,P次/分,R35次/分,BP/92mmHg,SPO%(鼻导管吸氧5L/min),神清,精神软,皮肤巩膜色泽轻度黄染,四肢末梢温暖,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心率次/分,律齐,三尖瓣区可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膨隆,肝脾肋下未及,听诊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水肿。产科体检:宫底高30cm,腹围95cm,胎位LOA,胎心速度次/分,先露臀,衔接浮,后矢状径未测,无宫缩。
辅助检查:
心脏超声提示:1、右心增大,左房左室明显受压;2、房水平可探及右向左分流;3、肺动脉压力估测95~mmHg;4、三尖瓣可见返流信号;5、LVEF约70%。
腹部超声提示:肝显示部分包膜规整,光点增粗,分布欠均匀,肝内血管走行清,门脉主干结构紊乱,内径偏窄,内血流尚通畅。脾脏切面厚约74mm,实质光点分布均匀,脾静脉不扩张。
-06-26我院急诊血常规+ABORH血型提示:血小板计数41×x10^9/L
ECMO+CRRT均送往手术室,严阵以待,只为打好这场硬
最后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结局是好的,母子平安,但是风险巨大,全院上下高度重视,集结了最佳团队、最好的技术力量、最好的设备才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针对第一个病例,主刀医生陈静瑜教授写了一篇《医院、绑架医生》的文章。
文中,他写道:从吴梦的角度出发,她是所谓‘以爱的名义’要生孩子,但实际上确实是医院、绑架了医生。
近期,美国胸科医师学会(CHEST)肺动脉高压治疗指南(版)也称,肺动脉高压患者应避免怀孕。
如果肺动脉高压患者怀孕了,建议在经验丰富的肺动脉高压诊治中心治疗,接受包括肺动脉高压、高危产科、心血管麻醉等在内的多科联合治疗。
指南还建议,肺动脉高压患者应避免去高海拔地区,如果患者去了高海拔地区或者坐飞机,应根据需求吸氧,以保证血氧饱和度在91%以上。
肺动脉高压患者应避免非必需的手术,如果必须手术,建议在肺动脉高压诊治中心接受肺动脉高压、外科、心血管麻醉等多科的严密监测和治疗。
新增的肺动脉高压治疗建议如下:
1、对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功能评估为Ⅱ~Ⅲ级的初治肺动脉高压患者,建议联合应用安贝生坦(Ambrisentan)与他达拉非,以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6MWD)。
2、对于已用安贝生坦治疗的稳定性或症状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建议加用他达拉非治疗,以改善6分钟步行距离。
版指南还给出了一个基于证据和专家共识的治疗流程,以指导临床医师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
新指南强调,要将姑息治疗和监督下的运动训练作为肺动脉高压治疗的重要部分。
在预防治疗方面,指南建议肺动脉高压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部分参考来源:
1.JamesR.Klinger,etal.Therapyfor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inAdults.Chest,publishedonlineJAN.DOI:10./j.chest..11..
2.:中国循环杂志
景全放个虾米??,钓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