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肺栓塞(P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且慢阻肺患者P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和其他合并症,PE的风险进一步增加。慢阻肺与PE的关系慢阻肺患者由于全身慢性炎症及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导致体内促凝血物质增加和抗凝血物质相对减少,从而呈现高凝状态。此外,慢阻肺患者常有卧床情况,导致血流瘀滞。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慢阻肺患者发生PE的风险。慢阻肺急性加重与PE的风险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由于存在高龄、下肢肿胀、心衰、呼吸衰竭、合并感染等其他合并症,使得VTE(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因素增多,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比稳定期的VTE风险进一步增高。在一项多中心研究中,例因呼吸系统症状急性加重而入院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48小时内接受了CT肺血管造影筛查肺栓塞。其中,17%的患者发现了肺栓塞,11%的肺栓塞累及主肺动脉或肺叶动脉。PTE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需采取预防性抗凝措施来降低PE的发生风险。当并发PE时,需按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采取抗凝或溶栓等措施。然而,PTE的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D-二聚体正常有助于排除PE患者,但D-二聚体升高并不能确诊PE。为确诊PE,患者一般需要进一步做CTPA(CT肺动脉造影),但该检查方法存在高辐射剂量、造影剂反应、高花费、操作繁琐费时等问题,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由于诊断可能并不总是具有临床意义,需要权衡对PE积极检测策略的必要性与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风险的利弊。预防策略对于卧床、红细胞增多症或脱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无论是否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史,均需考虑使用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此外,对因慢阻肺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患者,如果没有其他诱因的证据,建议进行针对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小结慢阻肺急性加重是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需采取预防性抗凝措施以降低PE的发生风险。当并发PE时,需按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采取抗凝或溶栓等措施。然而,PTE的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需要权衡对PE积极检测策略的必要性与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风险的利弊。
预防策略主要包括针对卧床、红细胞增多症或脱水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和使用针对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监测和管理。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4(3):-.
转载请注明:http://www.ufmec.com/jbzd/13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