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什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它的发生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随着病情反复发作、急性加重,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出现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好发人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如肺气肿、老慢支等。
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内,如暴露于化学烟雾或粉尘围绕的环境中,此类患者也易发生该病。
长期吸二手烟的患者,比健康患者更易发生该病。
病因和诱因
一、病因
1、外因:包括吸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也易发病,可能与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的因素有关。
2、内因:包括遗传因素、气道反应性增高等,而在怀孕期、新生儿期、婴儿期或儿童期,可由各种原因导致个体肺发育或生长不良,进而发病。
二、诱因:吸烟是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病毒、支原体及细菌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慢阻肺导致的并发症
1、慢性呼吸衰竭: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发生,其症状明显加重,发生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
2、自发性气胸:如有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明显发绀,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考虑并发自发性气胸,通过X线检査可以确诊。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收缩和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功能不全。
就医指南
1、患者如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比平时加重、痰量增多、咯黄痰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通过专科检查手段查看是否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明确治疗方案。
2、若患者出现感冒且合并发热超过2~3天、气促或气促明显加重、咳嗽加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3、已经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双下肢浮肿、夜间不能平卧、嗜睡甚至昏迷,应立即就医。
4、患者通常就诊于呼吸内科。医院后需要做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血气检查还有其他相关检查。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长,所以需要长期、规律、规范的治疗。
慢阻肺的预防和护理
1、预防:
戒烟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助于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
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
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
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细菌溶解物、卡介苗多糖核酸等,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
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尽可能早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及时予以干预。
2、护理:
需要积极促进痰液的排出,每两小时翻身拍背,避免皮肤破损。
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打太极拳、做呼吸操等。
在饮食上要坚持多样化,一日三餐要有碳水化合物、适当的脂肪类食物和优质蛋白。
我院内科专家
岑娟,医院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毕医院从事综合内科及消化内科工作十余年,医院进修消化内镜专业半年,年在中国人民医院学习内镜下食管微量电流射频治疗,参加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高峰论坛。在《医药卫生》及《医学信息》刊物发表数篇论文,对各种内科常见病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独立开展胃肠镜常规检查、癌前筛查及常规内镜下治疗。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