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百姓对保险有偏见,觉得保险就是“买了就不管,死活不赔”。
但是数据不会骗人,保险行业每年赔付的钱都是逐年增长的:
中意人寿,服务很不错的公司,个人喜欢推荐他们家的重疾,其理赔流程十分迅;瑞泰人寿,重疾险理赔件均赔付金额接近20万。
获赔率、赔付速度、赔付额度,都能反映出来,保险公司不会“吝惜”赔付。甚至可以说,保险公司的名声,是赔出来的。
那为什么,保险公司拒绝赔付?
A.不符合理赔条件
以重疾险举例,很多人以为只要得了重病,就会得到赔付,但不是这样哒。
重疾险的理赔标准一般可分为3类:
1.确诊即赔
比如恶性肿瘤、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严重Ⅲ度烧伤、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2.达到某种症状的状态才赔付
比如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深度昏迷、瘫痪、严重脑损伤、语言能力丧失。
3.经过某种手术/治疗才赔付
比如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手术。
建议:
重疾险包含什么,理赔条件如何,是可以自行定义,大部分产品差不多。甚至到细节的地方,如。所以一定要找靠谱的保险人买保险,不然客户自己很难分辨出流氓条款。
B.健康告知有争议
可能80%的理赔纠纷,是健康告知没有做好引起的。而很多被亲朋好友忽悠买保险的客户,基本上没有进行健康告知。
需要用钱的时候,发现,不赔!
所以,投保前,请注意做好健康告知这一关键动作。健康告知上所说的,都好好看,如实告知。
健康告知分为无限告知+有限告知。
我们大陆地区以有限告知为主,即问了就说,老实交代,不问可以不说,不说就是没有。
健康告知直接决定了保险公司是否承保,怎样承保,以及出险后能否顺利理赔。
一些需要注意的健康告知:
1)常见的门诊,体检报告的异常
2)抽烟、喝酒、服药等情况
C.等待期内出险
所谓的等待期,也叫观察期,指从合同生效日起的一段时间内,被保险人患病,保险公司是不予赔付的。
对不同种类的疾病健康险,保险公司对于观察期的规定也有所不同。通常短期住院类医疗险的观察期是30—90天,而重疾险的观察期为90—天。
为什么要弄出一个等待期?
少数人在身体健康时不愿意购买保险,当身体出现问题后,马上主动向卖保险,并刻意隐瞒病史,想投机取巧。但保险公司不是开门做善事的。为了保护广大正常投保人,保险公司才设置了“等待期”,有效防范“带病投保”的现象,让该赔付的款项,实至名归。
D.免责条款没看清楚
免责条款就是不用承担责任的部分,任何保险合同都有免责条款。
以下三类必须有:
一类是逃不过的灾难型人祸;一类是投保人作死;一类是被保险人自己作死。
免责条款是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借此可以明确自己需要承担风险的具体范畴,也是保险免责条款一直存在的基础。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甚至是莫能两可的语句。
E.免赔额的设置
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一般是1万。小毛病的住院费用,扣除社保后,一般都够不着这1万的免赔额。也就是说,这1万以内的花销,百万医疗险真报不了,所以购物体验较差。
因此推荐中、高端医疗险,保障就医品质,物有所值。
F.超过理赔时限
发生保险事故后需要第一时间报案,通知保险公司或者保险经纪人。如果超过了10天,20天,就不能保证保险公司%赔偿啦。
投保人需要准备的材料,投递时间,如何联系保险公司,都可以交给我们去协助处理的。
H.保障不够全面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
保错对象!买错险种!保额不够!
这年头诚诚恳恳的保险人很少见,顶着大家对“卖保险都是忽悠”的骂名,苦口婆心地讲公道话,目的也是让大家明明白白买保险,该赔一定赔!
保险,是一个对抗风险的工具。用正确的观念,以正确的姿势,转移恰当的风险,保护最爱的人。
—END—
谢谢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