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男性,70岁,肺心病,下肢水肿,哮喘严重并呈端坐呼吸,护理人员观察此患者时应注意,为警惕患者肺性脑病的发生,还应注意观察
A、体温B、饮食状况C、姿势和步态D、意识状态E、皮肤黏膜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肺性脑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呈嗜睡、昏睡状态,重则昏迷。主要是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引起的二氧化碳麻醉所致。因此为警惕肺性脑病的发生,应注意观察患者意识。(D对)
2、患儿,女,10个月。因发热、咳嗽3天,病情加重来诊。查体:患儿烦躁不安,气促,口唇发绀。T39℃,P次/分,R50次/分。肺部可闻及较多细湿啰音,心音低钝,肝肋下3cm。对该患儿的护理错误的是
A、面罩给氧B、置患儿于半卧位C、避免各种刺激D、加快输液速度E、备好抢救用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该患儿发热、咳嗽,气促、口唇发绀、烦躁不安,体温39℃,肺部可闻及较多细湿啰音,是肺炎的表现,另外患儿还出现了脉搏次/分,呼吸50次/分,心音低钝,肝肿大,考虑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应减慢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心脏负担(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并立即面罩给氧,纠正缺氧状态(A对)。为患儿安置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利于呼吸循环(B对)。避免各种刺激,减少机体的耗氧量(C对)。备好抢救物品,通知医生(E对)。
3、患者,男性,56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多年,近来呼吸困难,医嘱鼻导管给氧,给氧操作正确的是
A、氧气筒放置距暖气应5米B、给氧前用干棉签清洁鼻孔C、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1/2D、给氧时,调节氧流量后插入鼻导管E、停止给氧时,应先关氧气开关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鼻导管给氧法的操作。在用鼻导管输氧时,要用湿棉签轻轻擦净双侧鼻孔,然后连接双孔鼻导管,打开流量开关调节好流量,按医嘱调整流量,将氧气管出气孔置于患者鼻前庭处,两侧导管置于两耳上,用调节管固定在额下。吸氧30分钟后观察患者缺氧有无改善,流量是否正确,患者有无不适。在给氧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注意用氧安全,做好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氧气管应置于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爆品,至少距火炉5米,距暖气1米。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再应用,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一旦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损伤肺部组织。
4、患儿,男,2岁,发热,T38.5℃,咳嗽,初为干咳,现在有痰,体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下列治疗措施不当的是
A、退热B、化痰C、平喘D、镇咳E、控制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咳嗽为主,初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全身症状较明显,常有发热、乏力、食欲缺乏、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一般无气促和发绀。体检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及不固定的散在干、湿啰音。由题干分析可得:①患儿发热T38.5℃→退热②有痰→化痰③干湿啰音(有痰,影响呼吸)→平喘④控制感染另外,干咳没有影响病人氧供,没有呼吸急促、嘴唇发绀等症状,因此不需镇咳。(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5、患儿,男,1岁,2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烦躁不安。查体:T37.9℃,安静时有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双肺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加快,护士应提出的护理诊断是
A、体温过高B、体液不足C、低效性呼吸型态D、气体交换受损E、清理呼吸道无效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根据患儿表现可诊断为急性喉炎,患儿有声音嘶哑、烦躁不安。查体:T37.9℃,安静时有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双肺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加快,此时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低效性呼吸型态(C对)。气体交换受损一般见于呼吸系统受损的病人,如开放性气胸;清理呼吸道无效见于痰液多、粘稠的患者,如支气管扩张合并大量浓痰的者。
患儿,12岁,咳嗽、发热3周。患儿以干咳为主,肺部体征不明显,给予青霉素治疗无效。
6、考虑该患儿可能的疾病为
A、肺炎链球菌性肺炎B、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C、流感病毒性肺炎D、葡萄球菌肺炎E、支原体肺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和腺病毒肺炎多发生在2岁以内的小儿;大叶性肺炎发生在青壮年,且体征典型。给予青霉素治疗无效,原则上可排除细菌感染。支原体肺炎发生在婴幼儿及年长儿,肺部体征不明显,故考虑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大。
患儿,12岁,咳嗽、发热3周。患儿以干咳为主,肺部体征不明显,给予青霉素治疗无效。
7、该患儿首选的治疗药物为
A、青霉素B、阿奇霉素C、甲硝唑D、头孢菌素E、链霉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对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均有效。
患者,男,74岁,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30年,5年前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诊断为COPD。
8、针对此患者缓解期,最佳的护理措施是
A、用祛痰剂B、超声雾化C、插管吸痰D、用呼吸器E、缩唇腹式呼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COPD患者宜采取缩唇呼吸,其通过缩唇形成的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延缓气道塌陷,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患者,男,74岁,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30年,5年前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诊断为COPD。
9、当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为PaOmmHg,SaO2<85%,氧疗护理措施是
A、高浓度、高流量持续吸氧B、高浓度、高流量间歇吸氧C、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D、低浓度、低流量间歇吸氧E、高压氧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当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为PaOmmHg,SaO2<85%,为低氧血症,应遵医嘱给氧。一般采取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为1~2L/min。
患者,男,74岁,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30年,5年前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诊断为COPD。
10、为防止发生呼吸衰竭,应指导患者
A、少盐饮食B、避免肺部感染C、低脂饮食D、戒酒E、卧床休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COPD患者肺部感染可诱发呼吸衰竭,应注意避免肺部感染。
护师1、题干:真题-J慢性肺心病发病的关键环节是
A、气管阻塞B、肺泡膨大C、右室肥大D、肺动脉高压E、右房肥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负荷加重,以致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主要是由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因此慢性肺心病发病的关键环节是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的肺动脉高压(D对ABCE错)。
2、题干:真题-J慢性肾衰竭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铁缺乏B、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C、叶酸缺乏D、营养不良E、消化道出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最终结局,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常有的症状,为正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素的生产减少,同时伴有缺铁,营养不良,出血等因素可加重贫血(B对ACDE错)。
3、题干:真题-J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
A、遗传因素B、过敏因素C、免疫因素D、理化因素E、感染因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于肾脏本身疾病,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肾性肾炎等疾病过程中发生的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肾炎性肾病患儿的肾组织中可见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沉积,提示与免疫病理损伤有关(C对ABDE错)。
4、题干: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因素是
A、缺氧B、感染C、免疫缺陷D、精神紧张E、气道变应性炎症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变应性炎症是哮喘的基本特征,直接损伤气道上皮,上皮神经末梢裸露,引起气道高反应性,使哮喘反复发作,难以缓解(E对ABCD错)。
5、题干:真题-J与1型糖尿病发病无关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B、柯萨奇病毒C、巨细胞病毒D、风疹病毒E、ECHO病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流感病毒可引起人、禽、猪、马等多种动物感染,是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等人与动物疾病的病原,与1型糖尿病发病无关(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与之相关的病毒包括风疹病毒、埃可(ECHO)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脑心肌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可直接损伤β细胞并且暴露其抗原成分,启动自身免疫反应(BCDE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