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制出“纽扣”式补片装置简化了非手术介入疗法的操作,更为安全有效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中,除二叶主动脉瓣畸形外,本病发生率占居首位,女性多于男性,且有家族遗传倾向单纯房间隔缺损在儿童期大多可无症状,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明显,活动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详细]
相对成人来说,儿童患者急性药物试验阳性率稍高,是成人的2倍肺动脉高压是肺动脉阻力不断增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而危及生命的一种恶性心血管病儿童肺动脉高压患者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儿童肺动脉高压更易被误诊儿童肺动脉高压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详细]
本病患病率在美国男性34岁以上者为13.4%64岁以上者为28.2%占心导管检查的45%,占心瓣膜病的69%,冠心病的44%,心内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的74%及几乎全部重症慢性肺疾病患者目前国内尚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肺心病患病率远远高于西方故肺动脉高压患病率=不会太低...[详细]
1.胎儿窒息其病因多与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等疾病有关因此应积极防治胎儿窒息缺氧3.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pphn病人常接受人工呼吸机治疗而正压呼吸确实对氧合会产生影响;考虑到此因素,引入了氧合指数的概念该评估方法充分考虑了血氧分压、呼吸机压力及吸入氧浓度...[详细]
尽管心痛定具有较强的扩张动脉血管作用,增加心肌的供血与供氧,但它同时又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强,促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原来,心绞痛发作的发生机理主要是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此时控制发作的最佳药物应当是既能够增加心肌的供血、供氧,又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的药物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扩张血...[详细]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除一般性治疗如病因治疗、减肥、瓣膜外科手术和治疗伴发疾病(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之外,还包括以下一些特异性的药物治疗措施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可对10%的肺动脉高压病例治疗有效其他如西地那非、no等,亦可用于经选择的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前列环素:前列环素很早就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目前开...[详细]
支持及姑息性治疗包括高浓度氧疗以缓解低氧血症;发生细菌性感染,给予抗生素.对晚期患者已成功进行肺移植.经验性治疗,强的松通常以1.0mg/kg剂量开始,每日顿服,持续3个月.随后的3个月内逐渐减量至0.5mg/kg,再持续3个月.维持治疗量为0.25mg/kg,持续6个月,每次减量时,需评估临床,x...[详细]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从症状出现平均生存4年,医院资料为(5.9±0.7)年本应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诊断和治疗甚至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遗憾的是院外误诊率高达94%,究其原因可能是对该病的认识不够因其少见,在鉴别诊断中常易被忽视;另外也可能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和程序不够熟悉因此,为提高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水平...[详细]
胡教授说,35到45岁间的男性,很多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他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最大,受到的精神压力也最多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一人死于此病临床研究已发现了9个可以预测心肌梗死的致病因素,预测率达到90%,它们分别是血脂异常、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缺少运动...[详细]
单纯房间隔缺损在儿童期大多可无症状,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明显,活动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继之可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房扑、房颤而使症状加重手术治疗:对所有单纯房间隔缺损已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即已有肺血增多征象、房室增大及心电图表现者均应手术治疗病人年龄太大已有严重肺动脉高压者手术治疗应慎重房间隔缺...[详细]
女性与男性之比为1.7∶1,20~30岁年龄组女性居多,儿童两性之比接近1资料提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以年轻女性较易罹患流行病学2.自然病程和预后初期进展中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仅有轻微和非特异的症状少有做右心导管检查者,故对早期病情了解得不多多数患者在诊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前2年才有症状诊断后一般生存少于...[详细]
肺动脉狭窄是指右心室与肺动脉间的通道,因先天性畸形产生的狭窄,而室间隔完整。此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之一。常见狭窄类型有瓣狭窄,漏斗部狭窄,肺动脉狭窄。其可各自单独存在,亦可并在。本病症状和病情发展与狭窄程度有关,轻度狭窄者可无症状,重度狭窄者症状出现早,并逐渐发展出现紫绀及心功能衰竭。本病手术疗效...[详细]
前列环素:前列环素很早就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除一般性治疗如病因治疗、减肥、瓣膜外科手术和治疗伴发疾病(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之外,还包括以下一些特异性的药物治疗措施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可对10%的肺动脉高压病例治疗有效目前开发成功的新的前列环素制剂依前列醇,已经成为治疗肺动脉高...[详细]
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粘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包括瓣叶、瓣环、腱索取或者乳头肌)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某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心室和主、肺动脉跟部严重扩张也可产生相应房室瓣和半月瓣的相对性关闭不全。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风湿性心...[详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ipah的诊断必需要有右心导管检查的资料,单纯超声心动图检查不能确诊ipahpph的初诊误诊率很高,治疗也比较混乱,主要原因是对pph的诊断程序不清楚,不熟悉肺动脉高压的分类,没有掌握pph的规范化治疗所致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在美国发病率大约为每年1~2/百万在美国每年新诊断的pph患者...[详细]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牛皮癣好...[详细]
发病机制: 生后肺血管阻力的下降是从宫内到宫外生理变化的重要转变过程正常新生儿生后12~24h内肺血管阻力显著下降在生后24h可降低80%;在PPHN病人这种转变过程发生障碍肺动脉压持续升高,出现动脉导管水平及(或)卵圆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肺动脉压增加使右心室后...[详细]
胎儿血循环的特点是肺循环阻力很高右心室注入肺动脉的血液大部分通过动脉导管向降主动脉流去仅小部分入肺循环回左房。胎儿时期肺循环阻力增高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胎肺末膨胀肺微血管处于折叠状态所致更重要的是因为胎肺血管壁上具有丰富的平滑肌,而肺血管呈收缩状态的缘故这种平滑肌...[详细]
实验室检查: 末梢血红细胞增多,患者贫血及血小板减少,血气分析PH值正常, PaCO2降低,PaO2正常或降低 其它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对肺动脉高压的判断有一定帮助,但无一征象能准确地反映出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常用于提示肺动脉高压的X线征象有:①右下肺动脉横径增宽,国人正常值小于15mm;②...[详细]
症状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依据肺动脉压和心排血量将其临床经过分3个阶段火罐网:初期、后期和终期(图1)。初期(I期):肺动脉压逐渐升高,心排血量正常,患者通常无症状,仅在剧烈活动时感到不适;后期(Ⅱ期):肺动脉压稳定升高,心排血量仍保持正常,可出现全部症状,临床病情尚稳定;终期(Ⅲ期):肺动脉高压固定...[详细]